古代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通用229句)

古代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通用56句

1.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 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5.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7.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8.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对联集锦》

1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12.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5.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8.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19.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0.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 徵

21.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22.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23. 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24.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2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6. 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27.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23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9. 死猪不怕开水烫。

30.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32.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3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6.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37.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39. 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4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1.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42.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5.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46.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47.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48. 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49.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0.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

51.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水浒传》)

52.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5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54.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5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5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古代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通用149句

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 备

2. 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6.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7.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8.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9.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0.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12. 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1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4. 百闻不如一见。

15.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西游记》)

1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朝)顾炎武 名人名言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17.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8.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19.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0.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1.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22.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23. 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24.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 游

25.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26.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7.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28.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2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1.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2.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33.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34.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3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陆游)

36.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37.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38.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9.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40. 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41.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3.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44. 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对联集锦》

4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6.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7.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4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9.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50.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1.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52.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

53.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54. 磨刀不误砍柴工。

5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56.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57.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记)

5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59.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60.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61.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6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6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5.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66. 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67.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68.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9.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70.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71. —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7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3.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74.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75.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76.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7.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78.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9.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80. 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81.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82.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

83.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84.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85.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古代经典爱国名人名言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8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89.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9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1.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92.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93.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94.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5.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96.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9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98. 酒香不怕巷子深。

99.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00.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01.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10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03. 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

104.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105.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06.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107.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08. 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唐寅

109.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110.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11. 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1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1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14.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115.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

116.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117. 不可同日而语。

118.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119.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20. 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121.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122.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123.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124.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时代)曹植《白马篇》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125. 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126.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127.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128.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29.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13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31.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13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3.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13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朝)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13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6. 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137.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38.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39.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40.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141.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朝)文天祥译:时世危困。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42.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143.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14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145. 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对联集锦》

146.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

14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 原《卜居》

148.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4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古代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通用24句

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3.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6.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7.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8.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

9. 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10.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11.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12.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1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15.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16.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8.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9.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20. 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2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22.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23.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24.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