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必备9篇)

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第1篇

【篇一】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一个属于书信的时代,我总感觉‚家书‛就是在那个时代真正飞入了千千万万‚扫盲‛之后的‚寻常百姓家‛。那个时代,我的父母正直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家书中演绎着他们的生活足迹与人生追索。

一九七一年的秋天,我的爷爷,一位以拉板车养活了他十个孩子中五个的父亲,给他‚上山下乡‛的知青儿子,写了生平第一封家信:‚儿啊,到农村要好好干,多拿工分,吃饱肚子。‛ 一九七四年的春天,我的外公,一位曾在_**身边做警卫员,随其从山西南下的‚南下干部‛,给他渴望留城招工的大女儿写了这封家信:‚丫头,毛**号召青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你要牢记,你是一名知识青年,要为国家做贡献。‛ 就这样,唱着‚毛**教导我们到农村去‛,我的父母先后来到了当时湘潭地区最最边远的地方——酃县(今天的炎陵县),开始了他们战天斗地的青春生活!

如今,家中不时有这样的对话,父亲自豪地说:‚ 我在知青点只几个月,每天都是满工分,当地人都喜欢找我去帮忙干活,请我吃东西。‛母亲淡淡地说:‚我下乡三年,从来没拿过满工分,经常到田里放鸭子。家里相册还有我当年带草帽,拿长条赶鸭子的相片。‛ 一九七二年的春天,父亲说凭借他‚劳苦大众‛的出生,和在知青组优秀的表现,幸运地成为了湖南大学的一名‚工农兵学员‛。他给他的父亲写了一封信,告知这天大的喜讯,他的父亲回信:

‚儿呀,到学校好好用功,将来报答国家。‛ 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六年间,母亲说,外公受邀在撰写《华**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一书,她很自豪,同学很羡慕。这时知青组陆陆续续有

人招工回城了,每次有同学返城之后,留下的人就会在夜晚伤心的哭泣,她也不例外。同学都说‚你爸现在这么红,让你回城肯定没问题‛。母亲还说外公的家信也就在这时来了——‚丫头,越是艰苦的环境越锻炼人,酃县就是一个锻炼人的好地方。

‛在我印象中,母亲多次给我描绘过她读信时的心境,但每次她描述这份曾经心境时的现时心境,是随着时光而变化的。

我的父亲在读完大学之后回到了酃县,我的母亲也结束了知青生涯,招工,但依然留在了酃县工作,据说还是外公特意的安排,为此母亲说她有好长一段时间断了给家写信,但外公的来信却更是频繁。

一九七八到一九七九年间,渐渐地,知青都走了。爸爸说,人们已经不再称呼他们‚知青‛了,在异乡,他们少数留下的知青,开始互称‚老乡‛,也就在这时我的父亲与母亲相识。母亲告诉我,是否与父亲交往,她是写信征求了外公意见的。母亲没有告诉我,她在信中是怎么给外公介绍父亲的,但我记得我读过外公关于‚父母恋爱‛的家信:‚某某同志能够被推荐上大学,家庭条件艰苦,相信是个好同志,你们同为知青,同在酃县工作,可以互相帮助,父亲同意你们恋爱。‛ 多年以后,夜深人静时,再读那一封封寻常家信,那一份份家国情怀涌上心头:一位曾经饱受饥饿,曾因饥荒失去五个孩子的父亲,对儿子‚吃饱肚子‛的期盼中,最质朴地关切;一位失去一只眼睛,仅识百来字的父亲,对儿子‚好好用功‛的嘱咐中,最真挚地感恩;一位经历战火,历经坎坷的父亲,对女儿‚上山下乡‛的鼓励中,最热血的忠诚;一位慈祥热情的父亲,在女儿‚同意恋爱‛的论证中,最纯洁的思考…… 花开花落,四季轮回,时光总在无声地流逝,但岁月是有痕的,家中那一捆捆发黄的信笺,镌刻下了父辈知青岁月的故事,家的故事,更留传下了家的风骨:有情,有义,有山河!

【篇二】

清明时节草青青,一束菊花缅故人。每到这细雨微风的季节,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去世已有多年,在我的记忆中,他

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有时和他呆一天下来,也说不到几句话,尽管如此,这个朴实无华的老人依旧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我的童年是在外公家度过的,那是长沙县福临镇的一个小村庄,那里青山相依,绿水环绕,到处鸟语花香,是我儿时无拘无束的天堂。那时我还很小,印象中我的外公,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一米八的个儿,每天总有使不完的力气,不是在田地里忙忙碌碌,就是在家里修修补补,家里的农活,队里的力气活,一样都不曾落下,乡邻都喜欢这个拿着退休工资的‚农民‛。

印象中我的外公,还像蜜蜂一样勤快,村庄里谁家有困难,谁家需要搭把手,他乐呵呵地迈着大大的步伐,不久就能在那里看到他忙前忙后的身影。

印象中我的外公,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不过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傻事。不管是东家来借米,西家来借盐,尽管家中也物资匮乏,他总是毫不犹豫的拿出,即使后来招到外婆数落,也仍旧乐呵呵的。记得在二 00 一年的冬天,有两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来讨钱,话说得天花乱坠,善良的外公马上拿点饭钱给她们,不知是什么迷幻药的作用,外公竟在神智迷糊的情况下,被她们换了二十张百元_,而外公知道真相后,竟第一时间做出一个令人吃惊的举动——把两千元_烧了,生怕再流入社会。

印象中我的外公,像老黄牛一样慈爱,不过有时候也会有点小气。我是家里的小娇娇,每次外公到离家五里地的集市买东西,总不会忘记给我带心爱的零食,夏天天热时,怕我嘴馋,冰棒经常一下买好几支,让我吃个痛快。可这样慈爱的他,却有着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晚上七点准时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从不间断。虽一向疼爱我到有求必应,但在这件事上他却有些小气,从未让步于我想看动画片的心,让当时小小的我很是郁闷。

小时候的我,崇拜着这样的他,喜爱着这样的他,但并不理解这样的他。逐渐长大后,我才知道我的外公普通平凡的背后,还有着另一个身份——中国_的一名老党员。在少年时代,就加入了中国_的他,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信仰。青年时代,他背井离乡,不顾危险,加入国

家矿物资源开采队,后来编入武警黄金十五支队,辗转全国各地,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点滴的贡献。年老返乡后,在生活中他也以独特的方式严格要求着自己,时时关心祖国的发展。

时光荏苒,如今外公坟头的青草早已绿了一茬又一茬,而我最终也彻底地理解了我的外公。一个人的信仰,无关贫富,也无关文化,它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更是深远持久的。外公没有给我们留下像岳飞‚精忠报国‛一样的家训,也没有像包拯‚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但他身体力行地用自己的一生,向后人诠释了做为一名_党员应有的勤劳善良、爱国友善等品质,尽管他只是一名最最普通的_党员,却一生都在坚守、践行着这份崇高的信仰,我想这就是外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终将不断砥砺我们前行。

【篇三】

十八大以来,******多次谈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

关于家风,***的要求很明确,他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这是_部长刘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有形的传承。自古以来,文化家庭都讲究‚家风‛传承,很多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泱泱华夏文明中,很多经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风传承的影子,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如《国语》、《论语》等许多典籍中都蕴含家风家教精神,《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更是成为家教典范。

好的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那这最有效的方法当然就是去融入我们每个家庭的家风之中。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坚强、乐观、诚实、善良,谦让、团结、友爱等。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他们正直、善

良、勤劳、朴实、待人热情真诚。我们家有姐弟四个,我记忆犹新的是父亲曾长年在外工作,母亲一个人在家带着我们四个小孩,还要照顾我的爷爷和一个瘫痪的叔叔,母亲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我很少听到母亲的抱怨。她总是那样乐观坚强地笑对生活,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她对我们四姐弟的学习也要求十分严格,总是叮嘱我们在学校要刻苦学习、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虽然自己那么劳累,只要有时间,还会经常帮助周围邻居。父亲也是如此,一个月可以休四天假,他在家休假的日子,根本就不是真的在休假,而是为了减轻母亲的一些辛劳,在家忙里忙外,但这时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父亲会在回家的时候,带些零食给我们吃,虽然不多,但也会要我们送一点给邻居家的小孩吃,他告诉我们说,要学会与别人分享,这对我们以后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加工作后,在学校里,我是为人师表的党员教师,我要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我的学生,我要让我的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业有成的同时能如何学会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人。在家里,我是一名普通平凡的母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来到人世间,都是一张白纸,要涂成什么样的图案和色彩,就要看父母是否能把自己家族中流传下来的家风传递给孩子。在这一点上,我和老公的观点是完全的一致的,我们认为积极、良好、严谨的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子女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女儿的要求是要有上进心,学习要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一个诚信、正直、乐观、善良、懂得谦让和感恩、充满着爱心的人。我的父母这样教育我,同样,我也希望它能在我的孩子身上传承。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我女儿 11 岁那年,她和她的小伙伴一起去参加一个大型的拉丁舞比赛。她有两个比赛项目,一个是单人舞,一个是双人舞,都获得了一等奖。颁奖时,她得到了单人舞一等奖的一块奖牌和双人舞一等奖的一个奖杯,上台领奖的时候,她那个开心劲哦,我都不知道怎么来形容,尤其是那个双人舞的奖杯更是让她爱不释手。看到两个孩子满脸的喜悦,我心里有点担忧,一个奖杯,这是她们这次比赛成绩的见证,两个孩子都是那么喜欢,由谁把那个奖杯带回家呢?两个孩子会不会因此而闹别扭呢?正在

我想着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女儿的一个举动让我惊讶,也让我惊喜,只见她对她的舞伴说‚你让我现在多摸一下奖杯,等会你再拿回家,就把它摆在你们家吧!‛这时候她的小伙伴脸上笑开了花。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她,‚你就不想要把那个奖杯拿回家吗?‛她回答说‚谁不想要奖杯呢,这是比赛拿到的呢,但两个人比赛,只有一个奖杯,大家都想要,难道还能把它弄成两半?总该有一个人让一下吧,爸爸和妈妈不是经常说要懂得谦让,要学会和小朋友分享吗!‛这件事上我真正体会到了谦让、善良的可贵,在女儿身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我相信勤学向善会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

家风这个东西是说不完也道不尽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家的家风也会被不断充实与更新。现在我们四姐弟都已结婚生子,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父母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们依然乐观、开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晚辈们对老人也十分孝顺,一大家子人相亲相爱。我觉得这一切离不开我家的良好的家风。这也告诉我们,家风需要我们每一个成员去践行,并且代代相传,才会给社会留下一道道绚丽的风景,也会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第2篇

因父亲曾在水利发电站工作过,深知国家电力资源来之不易。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天还没有黑,我就把房间里的电灯打开,父亲见状随即关了电灯,告诫我要节约用电,能省一点是一点。

自小耳濡目染父亲大公无私、艰苦朴素的作风,成为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将以身作则将家风不断传承下去。

篇二: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 姥爷 18 岁投身军营,曾征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对于中国_有深厚的感情,退伍转业到地方政府后,选择从事党政工作,他热爱岗位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连续多年荣获“市劳动模范”、“市十佳公仆”等荣誉称号。

我上大学临走时,姥爷叮嘱我照顾好自己,并亲手写了四句话,为我未来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勤奋努力有前程, 遇事三思方可行, 处人看准要宽容, 以德为先谱人生。

这四句话始终作为我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直至今日仍牢记心底。

环保站每周都举行垃圾分类活动,大家不怕脏不怕累,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回收,避免可回收物真的沦为垃圾污染环境,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有朋友问,这么大的一间商铺不出租赚钱,只做环保站可惜了呀,我妈妈回答:“挣钱也是为了幸福生活,做好事直接收获幸福和快乐!一步到位啦!” 妈妈就像我的灯塔,跟着她走,服务社会,奉献大爱,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篇三: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 “从此你就是一名党员了,以后更要脚踏实地、清白自律。”这是我入党后爷爷跟我说的第一句话。爷爷是一名在讲台坚守了 40 多年的乡村教师,也是一名有 50 多年党龄的老党员。

爷爷最骄傲的事情一个是党组织对他的肯定,另一个就是家乡无数老老少少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喊一声“张老师”或是“张校长”,这是他几十年来辛勤执教、廉洁奉公的最好回报。爷爷的言传身教也一直影响着我,让我明辨是非,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篇四: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 宝宝:妈妈,你给我买个新书包吧!

妈妈:为什么?你的书包不是今年才买的吗? 宝宝:你看,这里面的衬布都破了个大口子!

妈妈:哦,那你先换上其他书包,明天我给你缝缝!

宝宝:我不要,缝个补丁多难看啊!而且班里同学每学期都会买漂亮的新书包,我这个书包还是上学期的呢!

妈妈:宝宝,我一直反复跟你们说,到学校是跟别人比学习、比素质的,而不是比吃比穿比物质!你看看你这个书包,只是里面烂了一点,缝一缝一点儿都看不出来,洗干净和新的一样!

你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妈妈小时候好多了,小时候,我们穿的都是手工织的毛衣毛裤,袖子和裤腿短了,姥姥就给我接一截,一条毛裤缝缝补补能穿好几年!衣服有很多都是表姐穿旧的,一般要等到过年才能买一身新衣服。你们不知道,小时候买一件新衣服,我能激动半个月!姥姥家里穷,小时候吃过很多苦,所以她教育我从小要勤俭节约,虽然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也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啊!

贝贝:妈妈,比起你小时候,我们现在的生活可真是幸福多了!

妈妈:我小时候生活条件已经改善很多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家很贫穷,特别是 1959 年到 1961 年三年自然灾害,好多人都因为没有粮食而活活饿死!_姥小时候,一大家子就靠太姥爷一人的工资养活,一袋红薯,就是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每到过年,能吃上两天白面馒头,都是一种奢望!这些都是太姥爷和姥姥讲给我听的,他们反复给我讲,就是告诉我要忆苦思甜!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家的家训,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对了,我们的家训,你们还能背下来吗? 宝宝:我会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贝贝: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宝宝:清白做人,浩然立于天地;

贝贝:干净做事,但求无愧于心; 宝宝:与人为善,做到严己宽人; 贝贝:诚信守法,方为立世之本; 宝宝贝贝:尊老爱幼,传承优良家风;团结和睦,共建幸福家庭!

妈妈:背的真不错,希望你们把家训记在脑子里,刻在骨子里,体现在一言一行里!

宝宝:妈妈,我知道了,我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现在就去换书包,明天你给我缝缝吧!

篇五: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 XX 出生在农村,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一直处在贫困线,从小他就感受物质的匮乏和生活的贫困,虽然缺衣少食,但他却感到精神很富足,平时家里的长辈虽然工作劳累,生活辛苦却从不叫苦叫累,相反总是很乐观,并时常教育他要自立自强,要在苦中作乐,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小时候,他经常会见到爷爷、爸爸在劳作之余不忘看书看报,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他们偶尔还能蹦出一两句名人名言来劝导他用心学习,比如,在他不愿意看书学习时便引用古人云:“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的名言来,还不忘加上知书才能明理,学习就能升华的感悟。家人经常讲述讲述古人虽穷但不甘平庸,通过用心努力读书从而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使他深受鼓舞,常常以此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学习,并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人民法官。

近年来,XX 共审结民事案件 800 多件,刑事案件 300 多件,所办结的案件中无一错案,更无因违法审判或其他原因导致上访的情况发生。因各方面表现优秀,今年荣获梧州市优秀_员称号。

勤俭立家,清廉做事。他的妻子也是公职人员,虽然他们的收入不多,除了要赡养父母,供儿子读书,还要帮助身体残疾的哥哥一家,但他都是默默撑起这个家,不向组织叫苦,更不会向当事人伸手,从来没有向案件当事人要过一分钱,不管时在书记员岗位上,还是后来走上审判岗位以后,难免会遇到一些当事人或朋友通过电话或到办公室来了解相关案件情况,或请吃请喝,甚至要以礼相送,每次他都是婉言谢绝,他时刻铭记违法违纪的事一定不能做,做到坚守廉洁底线,不越红线。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院干警,他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濛江人民法庭全体干警严格依法办案,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第3篇

廉洁家风家训征文(5 篇)

(篇一)

守住心中那份真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 17 个年头了。岁月流逝,有些事已经淡忘,但他为人正直的品行却至今影响着我。

爸爸没什么文化,只念了两年书,后来通过自学认识了一些常用字。起初,爸爸在汽车配件厂当工人,为汽车补胎打气、修理配件。由于爸爸能吃苦、爱钻研,经过多年积累,修车技术日益精湛,厂里领导和工人都很佩服、敬重他,后来还推举他当车间主任。可他却推辞说:“还是让文化水平高的同志当吧,这样更有利于厂子的长远发展。”他回家把这事一说,气得妈妈直说他“傻”。

爸爸干的“傻事儿”还有很多。

有一次,上级要把他们单位的部分厂房划给别的部门。因为这样做会损害车间和工人们的利益,大家想选派代表去和上级部门沟通,却又怕得罪领导,都往后躲。这时,爸爸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与上级领导据理力争,最终保住了厂房和集体的利益,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领导。

不久,三姐在办理工作调转时受到了一个领导的刁难。对方挖苦说:“你爸能耐不挺大吗?都能改变领导决定,还是让他去给你办吧!”

三姐气得回家大哭一场,埋怨爸爸:“你又不是领导,出什么头啊?别人咋不去呢?得罪人的事全让你干了!” 爸爸低着头没说什么。等三姐情绪平复后,他才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做事要以大局为重,要从大家的利益出发,不能光考虑自己。” 还有一回,大哥去厂里接爸爸回家吃饭,当时,工人们已经下班,只剩爸爸一个人在等更夫来接班。看到厂院中有一大堆废弃的汽车零件,其中有一块小铁板很适合做他的摩托车脚蹬,大哥就弯腰去拿那块小铁板。

没想到,爸爸猛地一声喝道:“给我放下!” 大哥被吓得愣住了,委屈地说:“不就一块破铁吗,至于吗?” 爸爸说:“东西不分大小,只要是公家的,就不能拿!” 因为这件事,哥哥好几天没和爸爸说话。

我从小受爸爸的熏陶影响,参加工作后,无论是当普通教师还是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一些问题上也总带着一股“傻劲儿”。

有一次,学校要推荐一名市级优秀教师,一位校领导找到我,暗示我推荐某领导的亲属,但我不愿违背本心,坚持推荐了另一位大家公认的优秀老师。“委婉拉票”不成,那位领导的亲属又“亲自登门”找我谈,但我还是坚持原则,并明确告诉他我的推荐理由。虽然我得罪了领导和当事人,但我守住了心中那份正义。

此后的工作中,每当遇到是非问题,常想起爸爸的言传身教,我都坚持原则,不受他人左右,不为利益所惑。

(篇二)

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第4篇

家风和家训,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个人家里都会有家风,家风包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孝顺父母。我家就有一种家风,那就是勤俭节约。

爸爸常常对我说:‘要省吃俭用,勤俭节约。’我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了。每次吃饭,我都会把碗里的饭粒全部吃完,一点儿也不会留。

妈妈喜欢用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她常常会说:这样可以省掉不少的清水,也很环保,这是一个佷好的方法。而爸爸更会节省,他没有买过钱包,钱包是由一些废纸制做而成。一顿菜够他吃好几顿饭了。有时妈妈会开玩笑地说:‘你这是小气吧,连一个钱包都不肯买。’爸爸不服气地反驳道:这有什么不好,能省就省,能俭就俭,报纸当钱包,还方便省钱又好用呢!’

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风家训就包含在内。所有良好的家风家训,都是由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教育而得来的。尽管我们嘴里一直提到要做个廉洁清正的人,近几年来还是有很多人进了_。这些人都是因为家教不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会使孩子走上不良之路。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好的家风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里同样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纸张,不和别人比吃比穿。

家家户户都有一种良好家风,我们都要遵家规,做一个好公民。

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第5篇

艰苦的生活经历磨炼我们,我家自小时就是有八口之家的大家庭,劳力少,几乎是每月粮食不够吃,稀的麦片粥、苦涩的野菜粥是家常便饭。父亲时常讲这难忘的经历,当时我们以为他或许是受到过去的家教影响太深,反复提起是要我们暗暗遵循做手艺人家的规矩,力求做到人穷志不穷,等到我们上学明事理后终于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

其实,我没有见过祖父,但听父亲常说祖父为人严谨、待人热忱。那时,因为会推拿手艺,也使得他常常夜间出诊,逢到人因为种地扭腰等问题上门请他时,他不管深夜都有求必应。父亲也是这样的好心肠。我们组本身是村里面最穷的队,加上我们姐弟五人读书让家庭的重担压得他们不堪重负。他生前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与母亲种好田,以微薄收入来支撑起八口之家—穿衣吃饭、姐弟五人读书等。父亲为贴

补家用,种田回来顾不上休息还要帮人理发,有时很疲劳庄上人都劝他休息会,但他不想让顾客等的太久,我们有时舍不得他“忘食”,就偷偷推辞顾客,被知道后,免不了被训:人家来理发是尊重你的怎么可以推辞呢!农闲之时理发贴补家用,乐于助人之事也不例外,常常还“不务正业”免费为人推拿等。至今,每当我回家与人谈起时,大家都夸老父亲的为人好、肯帮人。

时光荏苒,而今我也是做父亲的人了,祖辈勤劳、善良、直朴、友善的处事和做人方格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代人乃至我们的子女。我家祖辈出身手艺之家,老一辈子人没有看过《大学》、《孟子》、《弟子规》等,故也没有系统的治家理论和高深的道理。他们所传承的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也就是常说的规矩。跳出农门,从警二十多年的我,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子弟出身,把自己当成群众中的一员多贴近群众、心中装着群众成了自己刻骨的遵循。我家是个女孩,现在也上大学了。回想小孩子在身边的日子特别的开心。对待自家小孩的教育我始终更注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以做到润物细无声。自她小时就告诉她要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向上向善、勤奋读书。在践行祖辈父辈的家规中,我也收获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工作顺利的幸福。

善者不辩,不要空悲切。当今改革开放人心浮躁现象的个别存在,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尤其是人民警察要不受负面

影响所干扰,不仅要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警纪警规、更要率先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责任重于泰山、担当更是一种境界。从我做起,不要惋惜和责怪当今社会有许多人丢掉了多少优良传统,甚至道德沦伤、感情冷漠。当务之急而应该自己反省我们继承和传承了多少,唯有这样我们才会带着责任、带着热情、带着主动去拾起诸多礼仪、道德之风,体现在治家干事业的一点一滴,无论是夫妻相互包容、婆媳之间相互理解、父辈子女之间相互信任、邻里之间相互尊敬、同事之间坦诚相待……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当下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大潮下,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从现在开始,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个家庭开始,只要坚持有意识地积累和培植、践行,好家风定会蔚然成风,让大家终身收益、让社会更加和谐!

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第6篇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立檄拒礼

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棒打送礼

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_板,赶出了门外。

厚谢婉拒

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第7篇

在封建社会里,贪官污吏比比皆是,为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者屡见不鲜。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家训重廉洁的例子也不胜枚举,颇值得今天的为官者学习借鉴。

东汉的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个金饼,回家后告诉了妻子。妻子说:“有志人不喝‘盗泉’水,廉洁人不吃施舍的食物,何况拾到别人遗失的钱财呢?”乐羊子听了非常惭愧,马上把拾来的钱丢到野地里去了。乐羊子离家外出学习,刚去一年就跑了回来。妻子问其原因,乐羊子说:“想家啊!”妻子听了就拿刀走到织布机前对乐羊子说:“这布从一根丝开始织到一寸,从一寸织到一丈、一匹。今天如果中途割断这机上的线,那就前功尽弃了。学业如果半途而废,跟这个道理又有何不同呢?”乐羊子受到了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七年没回家。乐羊子在外求学期间,他的妻子在家辛勤劳动,奉养婆婆。

刘歆是刘向的儿子,年少得黄门侍郎要职。刘向及时写了《戒子歆书》教子为官。他引用董仲舒富有哲理的名言,引用齐顷公成功失败的故事,要求儿子牢记历史教训:“深处要职,在道贺声中,要保护清醒头脑,兢兢业业处理政务,建立功勋,切不可恃高官显位,骄奢淫逸,走一败涂地的道路。”

晋代的陶侃幼年丧父,家中贫穷,其母湛氏靠纺织供养他读书,并教导他结交比自己强的人。晋武帝晚年,陶侃在县里当小官,掌管捕鱼的堰。一次,他送给母亲一锅熟鱼,湛氏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在外当差,把公家的东西送给我,这是不孝顺,反而使我为你担心啊!”陶侃听了母亲的教诲,十分后悔,此后再也不敢占公家的东西。后来,陶侃成为一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与他母亲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南梁的徐勉曾任黄门侍郎、吏部尚书,权重位显,是南唐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父徐融也任过国相,可谓世为显宦。但他一直牢记古训,清廉正直,不用职权之便经营产业,甘居贫素。他认为给后人留下精神遗产要胜过万贯家财。他在诫子书中明确告诫儿子“以清白遗子孙”,教育儿子要继承清正廉洁的家风。“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每念叨窃若斯,岂由才致?仰籍先代风范及以福庆,故臻此耳,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这则教子篇为世人所传诵。

唐朝监察御史李畲的母亲,做人清白廉洁。一次李畲差手下人把领的俸禄米送回家,他母亲让人把米量了一下,竟比应得的数量多出三石。她问为什么米多了,令使回答说:“给御史量米时照例是不把冒尖的部分刮平的”。她问应付多少脚钱,令使说不收钱。李母听了非常生气,就付了脚钱,又把多的米送回去,并为此责备了李畲。李畲追查了管米仓的官吏,按法律问罪。各御史听说这件事,都感到很惭愧。

宋代的包拯以刚正不阿而闻名古今。他立下家法告诫后世子孙,书文立碑规定:“后世子孙凡做官的,若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人,活着不得入家门,死了不得葬到祖宗坟地。”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宋朝的欧阳修在《与十二侄》中,教育做官的侄子,在公务面前要“尽心向前,不得避事”,即使临难赴死,亦应勇为。并告诫侄子为官守廉,禁购官府的物品:“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常,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事,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缺此事。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欲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守此为戒也。”

历史上王吉休妇的故事广为流传。王吉年轻的时候在长安求学,东边的邻居家种了一棵大枣树,枝繁叶茂,伸到王吉家的院子里,王吉的老婆就从树上摘枣子给王吉吃。王吉后来知道了,非常生气,休掉了老婆。东邻听后,心中过意不去,砍掉了这棵树。邻里都称赞王吉的品行,编出了“东家有树,王阳好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的歌谣。

历史上有个叫李际阳的人在外做官,家中的李母听说儿子居官不爱财,只为百姓服务,欣喜快慰之余写了《遗子弟书》。她用从古以来有志之士都是竭尽全力为别人服务的事例鼓励儿子效法先贤圣哲,继续廉洁奉公,兴利除弊,“更当勉力多为”,“只要认得理真,力所可为”,不要顾及外人非议而终止。她告诫儿子:“行后不见一信,某多疑人也,这番我心甚挂牵,不比往时。昨闻人云:尔不好钱,只是以身借人,似乎不得时人欣羡,我心窃喜,但恐非尔所及也。”在“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封建社会里,李母教子做官莫贪财,教子尽心公务,为民众多谋利的精神,实在难得。

更多热门小故事推荐:

个关于廉洁的家训家规家风小故事

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第8篇

【篇 1 】廉洁家风专题党课讲稿: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题目是“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本次廉政党课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二是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一、家风的由来与传承 家风的由来。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

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

家风的认知。中国_自诞生以来,一代代_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党的十八以来,_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特别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因此,我希望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清正和谐的家庭是廉洁奉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的港湾。

二、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一个国家良好的风气,靠千千万万家庭的淳朴民风来聚拢。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是紧密联系的,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家风沐党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的融合互通的基本点。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建设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家风与党风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x 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2015 年 10 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_廉洁自律准则》。2016 年 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同年 12 月,****x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8 年 3 月,**x参加十三届_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以 **x 为核心的_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通过树立良好家风来带动党风向上向善。家风连着党风,特别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可以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必将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家风清政风。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也是为政之德,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家风也是政风,党员干部不仅要敢

于担当,更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_曾要求儿子朱琦必须从铁路工人学起,一天,朱琦回家,与妻子说:“今天我见到父亲了。”朱琦的爱人问:“在哪里?”朱琦说:“在我开的火车上。”管好身边人、家里人,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用党员的标准管束自己,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政风的关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弘扬好家风,带出好政风,用良好的家风夯实建设晴朗政治生态的基础,汇聚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正能量。

家风淳社风。近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对于一些手握公权力之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和宗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他们缺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对此,**x 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来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我们必须传承好家风,培育好社风,

用好家风涵养民风、社风,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的良好氛围。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发并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一个个小家庭的底色正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自然天朗气清、安定祥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率先而行,做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树立者、传承者、守护者,培育良好社风,共倡时代新风。

三、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 (一)习氏家风“勤俭持家、从严教子” 正身率下,治家严苛。_同志时刻以革命家的风范将_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_奉调中央工作,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因齐心的单位离家较远,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_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顾孩子们一些,还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齐心回忆说:“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的时候,仲勋是开心极了”。尽管非常疼爱孩子,但_对孩子从不娇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x 的生活非常俭朴。孩子们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旧衣服穿。“我比较惨的就是上面有四个姐姐,只有一个哥哥。所以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谈起此事,**x 直率的说,“花衣服、花鞋子,我绝对不干,但是也不得不穿”。母亲齐心也还记得,“**x 因同学笑话而不愿

意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 **x的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吃饭时,父亲常把他们掉在桌上的饭粒、馍渣捡起来吃,最后还要用馍把菜碟里的汤水蘸净。有一次,姐姐桥桥不小心碰翻了汤碗,_俯身将洒在桌上的汤汁吸吮干净。对于浪费行为,_会严厉批评。在父亲_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对 **x 影响很大。担任_中央***以来,**x 多次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谆谆教导,涵养气节。_和齐心很早参加革命,家里有着浓郁的革命氛围,上学时,**x 是住校,逢年过节才回家。“回家以后,先是一溜,子女站在墙根上,接受父亲的训话。他自己怎么参加革命,你们今后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么回事。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的时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烦,但是也不敢不听,这些东西也就潜移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x 动情的回忆着。_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对子女们包括女婿,他的要求就是:要忠诚于党,不要怪组织,不要靠老子,路要自己走。在 **x 眼里,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x 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要“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

年轻时候的**x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 20 岁时加入了中国_。担任党的***后,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等问题,他明确提出:_员要把好“总开关”,不能得“软骨病”,要铸就坚守信念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他还反复告诫全党,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不留名利,孝诚为国。“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_对儿子 **x 的期许。在最后的日子里,_还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1962 年,_受冤屈,母亲齐心带着习远平在河南一个农场劳动,**x 也下放陕北插队。一家人天南海北,骨肉分离,齐心挂念在陕北吃苦的儿子,便亲手给 **x 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那些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等等,**x 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7 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他说:“我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根植在 **x 心里。从大队支书到***,**x始终牵挂着老百姓。无论是在兰州养老餐厅给老人端菜送饭,还是到河北阜平在农民炕头上盘腿而坐,那种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自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记得家里,就跟亲戚串门、邻居唠嗑一样,没有

一点架子,特别亲切”。

_的治家之道,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实现了律己与育人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对家人涤荡心灵和家庭幸福和谐,其“不近人情”的家风不仅是为人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正是优良家风熏陶,**x 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那一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

(二)溺爱子女,贪官痛哭“害子” 东窗事发,错爱害子。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庭审中痛哭流涕的说:“养不教、父之过,对他(刘德成)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把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可谓舐犊情深。法院判决书显示,在刘铁男涉及的 3558 万余元财物中,通过儿子刘德成收受的达到 3400 余万元。而儿子的贪婪,则直接源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事实上,刘铁男受贿的部分事实与其子刘德成关系甚大,甚至警方也是以刘德成为突破口,从而揭开了整个贪腐大案。“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父母对子女的爱,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爱。“从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到“父女齐上阵”,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落马,则为那些溺爱子女、家教不严的

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捷径思维,做人上人。根据报道,刘铁男案是一起典型的家族腐败案件,对子女的教育更是成为反面教育的典型,正如刘铁男自己所讲:“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我们来一下他们父子的自述。

刘德成记得:“小的时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会跟我说,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长大后的刘德成,脑海中全是父亲灌输的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是他后来为何会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来大肆收取金钱的原因所在。

总希望有人“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的刘铁男,给了绕其身边老板们突破口,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是向其“进贡”最多的一位。为扩大 PTA 项目产能,邱某请刘铁男在审批上予以关照,刘铁男表示得按程序走。邱某问:“听说你儿子在国外留学?”刘铁男不失警觉:“你问这个干吗?”邱某说:“如果他回国了自己做生意,我们合作,我可以带带他。”刘铁男当时没表态,邱某回酒店不久,刘铁男就打来电话:“你说的事倒也可以考虑……”。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刘铁男与老板们一拍即合。2006 年,邱某出资 100 万元为刘德成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虚假化纤贸易方式为刘德成获利 825 万余元……。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腐就会一泻千里。“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被关进冰冷的铁窗后,刘德成悔恨地说。

家风不正,一损俱损。像刘铁...

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第9篇

家庭传统和家庭训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个家庭都有家庭传统,包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孝顺父母。我家有一种家庭传统,那就是勤俭节约。

爸爸经常对我说:‘节俭,节俭。’我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每次吃饭,我都会把碗里的饭都吃完,一点也不留。

妈妈喜欢用洗菜水、洗米水、洗衣服的水冲厕所。她经常说:这样可以省很多水,环保,是个好办法。爸爸更省钱,他没有买钱包,钱包是用一些废纸做的。他吃了好几顿饭几顿饭了。有时候妈妈会开玩笑说:你小气,连钱包都不肯买。爸爸不服气地反驳道:这有什么不好,能省就省,能省就省,报纸当钱包,还方便省钱又好用!’

廉洁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家风家训。所有良好的家风家训都是子孙代代相传的教育。尽管我们一直提到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但近年来仍有许多人入狱。这些人因为家教不好,没有养成好习惯,会让孩子走上坏路。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好的家风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里同样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纸张,不和别人比吃比穿。

家家户户都有良好的家风,要遵守家规,做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