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加解释(必备97句)

孔子的名言加解释 必备75句

1. 有教无类

2.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 *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6.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9.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0.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 *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4.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5.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8. 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 巧言令*,鲜矣仁。

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2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3.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4.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2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6.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7. 朽木不可雕也。

28. 君子*之美,不*之恶。

29.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30. *相近也,习相远也。

31. 见得思义。

32. 道不同,不相为谋。

3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5.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36.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8. 有教无类。

39.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1.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4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43.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4.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5. 不学诗,无以言。

46.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7.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48.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49.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52.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5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54.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6.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7.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8. 巧言乱德。

59.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60. 朝闻道,夕死可矣。

61.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6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63.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64.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65.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66.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67.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68.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9.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0. 小不忍,则乱大谋。

71. 刚、毅、木、讷近仁。

72.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73.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4.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7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的名言加解释 必备22句

1. 名不正,则言不顺。

2.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5.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6.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8.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2.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5.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6.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