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人物故事(实用3篇)

晴雯人物故事 第1篇

如前所述,《红楼梦》虽不追求情节的大奇大巧,甚至有意识地淡化这种奇巧,但《红楼梦》的情节描写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及其艺术魅力,却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大大增强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红楼梦》讲究情节描写的艺术。《红楼梦》情节描写的艺术手法有多种,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情节描写的对比艺术,用脂砚斋的话说就是“特犯不犯”、“犯不见犯”。所谓“特犯不犯”、“犯不见犯”,按我们的理解,是指在情节描写或人物塑造等方面,前面已有某种情节或描写,而后文又有类似的情节或描写,两者似有重复之嫌,但却并不雷同,且后文较前文又能另出新意,别开生面,前后对照,愈令人觉得各自生色不少。《红楼梦》中情节描写的对比艺术,就是“特犯不犯”、“犯不见犯”在情节描写上的表现,它也是与《红楼梦》的对称性特点相联系的(特别是情节的对称),是对称中的一种。比如《红楼梦》中不仅结构、情节讲究对称,就是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人物命名等也都讲究对称。对称,在《红楼梦》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我们在此不想探讨对称(关于对称,另文再述),还是让我们回到题目中来,看看情节描写的对比艺术之具体表现吧。请看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元春归省并“游幸”大观园后,命姊妹们“各题一匾一诗”,又命宝玉将潇湘馆等四处“各赋五言律一首”,“宝玉只得答应了,下来自去构思。”宝钗做完后看见宝玉所做诗中有“绿玉”二字,便提醒宝玉元妃不喜绿玉,让他再想一个字改了。宝玉一时想不起来,宝钗便说将“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红楼梦》情节描写的对比,往往是和人物形象的对比相联系以至相融合的。这固然是因为情节是由人物或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缘故,但用于对比的人物形象却并不是随便二人之间的对比,而是这两个人物形象之间本身就有可比性,他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即使是抛开具体情节,单纯将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做一番对比,也是可以的。而《红楼梦》中情节描写的对比,妙就妙在不仅这两个情节可以对比,这两个人物可以对比,而且二者(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对比)又能水融般地融合在一起,丝毫没有生拼硬凑的感觉。不但如此,就是这两个可供对比的具体情节以及相互对比的人物形象,也是从整个故事或相对单元等大情节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是整个大情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即如上面所举钗黛情节对比的例子就是如此。下面我们再举两例,以见《红楼梦》中睛节描写的对比艺术之妙。比如,同是宝玉的奶妈李婕婕将宝玉特意留下的吃的给拿走或吃了这件事,第八回和第十九回的描写就截然不同,这两回的情节描写可以说是对比着写的,但却能做到“特犯不犯”、“犯不见犯”。我们先看第八回:宝玉同黛玉从宝钗那里回来并见过贾母后,来至自己的卧室。晴雯先接出来,并笑着说宝玉,让他快把早起研的墨写完才罢。后来宝玉又想起早饭时在宁府特意为晴雯要的豆腐皮的包子,问晴雯吃了没有。晴雯说,“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放在那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接着茜雪捧上茶来,“宝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来”,便问茜雪,茜雪说是李奶奶吃了,宝玉听了,便摔了茶杯,又要撵他乳母,亏袭人“解释劝阻”才了事。再看第十九回:宝玉从袭人家回来后,“命人去接袭人”。袭人回来,彼此相见。

晴雯人物故事 第2篇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语言 性格化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性格化是人物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生活阅历、文化素养、为人嗜好诸方面形象本质的再现。

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作家在作品中紧密地把握住人物的地位、身份、经历、见识、教养、意志、气质等,然后使之适应情节中的矛盾变故,各自以特有的言语,互相之间绝不雷同。《红楼梦》里,四百余人之所以能有其独特的姿态、性格,就在于曹雪芹以客观的态度,给每个人物一种个性,让他们说出他们自己的话,不用什么琐碎枝节的描写,只用日常的用语,将各人的个性,寄于各人的言谈之中,都是闻其声而知其人,无须提名道姓。

贾宝玉有时用的是“发作起痴狂病来”的方式,他的摔玉、砸玉、丢玉、还玉,无一不是用“痴狂病”的语言方式来表达的,然而他真的有什么“痴狂病”么?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为林姑娘病了。”

宝玉不信“金玉良缘”之说,表现为摔玉、砸玉,说:“什么劳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而林黛玉要冲破“金玉良缘”的樊篱,却表现为多心地伤感,她见宝玉砸玉,早已哭了起来,说道:“何苦来,你摔那哑巴物件,有砸它的,不如来砸我。”这话把宝玉说得“脸都气黄了,眼眉都变了,从来没气的这样”(第二十九回)。而林黛玉也“越发伤心大哭起来”。他俩原“都是求近之心”,为何“反弄成疏远之意”呢?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所用的语言词不达意,而恰恰表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由于“寄人篱下”的地位,女孩子的身份和自尊心极强的个性,多心伤感,就成了林黛玉的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个性特征。她用“多心伤感”的方式来倾吐自己的痛苦和愤懑;采用“比刀子还尖”的语言,来对付那“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恶环境,保护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的生活理想。

晴雯,她“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第五回),与黛玉一样口齿爽利。然而作为一个下贱的奴婢,她的语言表达方式则比黛玉要泼辣得多。举一个很相近的例子:

周瑞家的为薛姨妈给各位姑娘送宫花,当送给林黛玉时: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的也不给我。”

同样也是对待别人的馈赠,当秋纹在袭人之后,也得到王夫人赏的两件旧衣服而感到兴高采烈时:

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她,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

这里黛玉捍卫的是身为寄人篱下的姑娘要与贾府其他姑娘平等的不受歧视的地位;而晴雯捍卫的则是身为奴婢却比“一样这屋里的”袭人还要低一等,那她绝不能容忍。黛玉说话的是多心,尖刻;晴雯则充满着鄙视和强烈的愤恨,活现了她那“火爆”的性格。

又如:晴雯听到袭人提到宝玉和她自己时,只称“我们”:

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

黛玉的身份、关系与晴雯不同,措辞也就不同了,同回下文写宝玉因晴雯吵闹而为难、生气,袭人劝解滴泪,黛玉来了遇上:

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们两口儿拌了嘴?”袭人推她道:“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

对袭人的隐私,晴雯是明揭,黛玉是暗揭,两人的身份地位不同,性格都是有同中之异,这些话的内容和作用,又是有异中之同。

袭人和宝钗在维护封建正统思想方面,她俩也是相通的,然而从她们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却可以使我们看出她们依然是两个不同的典型性格。

当宝玉被贾政打伤之后,袭人和宝钗先后看望宝玉的伤势:

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速了,不觉红了脸,低下头来。

这里,袭人和宝钗都同样有责怪宝玉不听话的意思。然而,袭人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是对贾政那毒心狠手的惊讶和不满,对宝玉不听话的抱怨和惋惜;宝钗的语言则显得“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对封建家长的暴行没有丝毫的愤恨与不满,而把挨打的原因看成是宝玉不听话的罪有应得,同时她又表示心疼。她这种心疼,与“老太太、太太心疼”一样纯属私情,但没有特殊的亲属关系,她这种私情蜜意在封建社会是见不得人的,因此她羞得“不觉红了脸”。这些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典型形象,而且,作家把她们内心深处感情激荡的密纹微波,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红楼梦》语言的性格化,不仅把不同阶级和倾向、不同思想的代表人物做了截然不同的区别,而且对同一阶级和倾向,或同一思想的人物,也通过他们独自的语言表达方式,区分得个性鲜明,色彩迥异,一个个都具有自己活泼独特的风姿。这种各自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不是作家凭空杜撰的,而是根据人物的地位、身份、思想、感情、性格、教养和说话的环境、对象、动机、目的等,多方面的特定因素,而产生的特定的遣词造句、语气口吻、思想和感情等特定的语言色彩。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极力反对创作中那种没有自己事体情理的通共俗套,厌烦“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众口一腔”“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的平庸笔墨,他做到了“非人者必有以易之”,拿出了真正是“传神文笔足千秋”的杰作,给后人以说不尽的启示,在写人物语言上,他也是独领的一代才人。

参考文献:

[1]卢兴基,高鸣鸾.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北京:语文出版社.

[2]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三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晴雯人物故事 第3篇

(一)身为奴才,毫无媚骨。晴雯是一个身世极其悲惨的女奴,她不仅乡籍无考,甚至连姓什么也无人知道。她无父母,孤苦伶仃,十岁那年就被卖给贾府大管家赖大作了丫鬟,是“奴才的奴才”。只因为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嬷嬷作为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于是升格为“主子的奴才”了。后来由于贾母的欣赏而赏给了宝玉。灾难深重的奴隶生活磨练,形成了晴雯十分鲜明的敢于抗争的反抗性格,她虽然“身为下贱”,却没有丝毫的奴颜婢膝。她从不屈服于贾府封建统治者的而失去被压迫者的尊严,相反,她是一个敢怒敢言的叛逆女奴。她性格刚烈、心地高洁、敢说敢笑、敢爱敢恨、嫉恶如仇,富有反抗封建压迫与封建礼教束缚的精神。在贾府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她敢于向那些侮辱、迫害她的当权派奋起抗争。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一个大写的“人”字,是一个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争取“人”的资格的光辉形象。

(二)正直无畏,光明磊落。在怡红院中,晴雯的所作所为正直无畏,光明磊落。她虽和宝玉情投意合,但却不会象袭人那样有“鬼鬼祟祟”的肌肤之亲。她没有被内定为宝玉将来的侍妾,其身份始终是一个丫鬟。但她清醒明白,敢作敢为,从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她既不像平儿那样朴实善良而又委曲求全,也不像鸳鸯那样平日十分和顺,富于机智而又勇于自卫;她不愿像小红那样奔竞钻营,不遗余力;更不学袭人那样控制宝玉,顺应环境,内收羽翼,外结奥援。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倔强性格,把喜怒哀乐都袒露在行动之中。她不屑于博取主子们的欢心和赏识,也不肯为了那残酷的压力而改变炭火般的性格,她对袭人之流干的一些什么鬼祟勾当一眼看穿,常脱口而出地揭露。一次,在园子里遇到正在为钻凤姐门路而兴奋的小红,晴雯迎头一顿抢白:“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就不服我说了。不知说了一句半句,名儿姓儿知道了没有,就兴头的这个样儿!……有本事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地在高枝儿上才算好呢!”秋纹偶然得到王夫人赏赐的两件衣服,正在洋洋得意,晴雯却想起了王夫人曾把好衣服赏赐过袭人的事,便给以无情的揭露:“呸!好没见过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一样这屋子里的人,难道谁有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她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同是丫鬟,偏又被分出“谁比谁高”的等级,晴雯感到不服。得到一点剩下的东西就那样兴奋,更觉得可耻。她的确有“饥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至于得罪袭人,冒犯王夫人,她全不在乎。

(三)出泥不染,眼不容砂。晴雯虽然无依无靠、家境贫寒,却不会象别的小丫头那样小偷小摸,更容不得他人阴微卑贱。即使在病中,当得知偷盗平儿手镯的是怡红院中的小丫头坠儿时,晴雯就怒火上冲,把个坠儿叫到床前痛骂,并立即撵了出去。出泥不染、嫉恶如仇的晴雯是绝不能容忍一个品质恶劣的小偷、见了财货就为穷人丢脸的败类的。至于对芳官的干妈经常克扣芳官的月费,又压制芳官,以及春燕娘的那种唯利是图,晴雯更是不加犹豫地大喊着“撵出去”!

(一)反奴性的独立人格。晴雯自始至终表现着被压迫在封建统治下的反抗者的本质――骨气。在小姐们中,林黛玉有骨气。但晴雯是贫民,是孤儿,是丫鬟,因此,晴雯的性格中最鲜明最突出的特征是身居奴才的地位却坚决反对奴才们谄媚主子出卖自己的卑劣品质,简单地说,就是反奴性!这就是晴雯的意识中心。她“性情爽利,口角锋芒”,敢思也敢言,敢于把自己的不满、愤怒、讽刺指向封建统治者和他们手下的忠实奴才。她不讨好、不巴结、不奉承,也从不放松对那些追随统治者的奴才的揭露和讽刺。晴雯用她锋利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王善宝家的狗仗人势的嘴脸。对于那个似乎是“温柔和顺”的袭人,晴雯总是给以辛辣的讽刺。

晴雯对袭人自始至终是卑视的甚至是对抗的。与袭人对抗,实质上就是与王夫人对抗,与封建统治阶级对抗。她常常大胆而尖锐的指责讥讽袭人之流的行径,她和同伴们一道嘲笑袭人,给这个奴才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绰号,叫做“西洋花点子哈巴儿”。她更揭穿袭人是因为为封建主子效劳十分“勤谨”才得到王夫人每月二两银子一吊钱的额外赏赐。一次,晴雯和宝玉发生冲撞,袭人赶来说一句“一时我不到就出事故儿”,晴雯立即反唇相讥:“姐姐既会说,就该早来呀,也省了爷生气。自古以来,就只你一个会服侍。因为你服侍得好,昨儿才挨了窝心脚啊!我们不会服侍的,明日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使袭人又恼又愧,只好忍着性子劝说。但晴雯一听她说到“我们”二字,又火冒三丈,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公道的,连个姑娘也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呛得袭人满面紫涨,无言以对。

晴雯反对别人的奴性,亦反对别人奴视自己,自己绝不肯以奴才自居。晴雯的一言一行都在向人们证明她具有着独立的人格,她向往平等、公正。可以说她是大观园中的一朵山花,别致而新鲜,美丽而绚烂。在贾府等级森严的宝塔中,她的地位是低下的,然而在人品性格上,她都足以使这“宝塔山”整个颠倒过来。她不仅在奴仆群中保持着她的骨气,就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者宝玉,晴雯虽然同情和支持他反对封建制度的叛逆行为,但对他无理的责骂,也不能容忍。“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同贵公子宝玉之间冲突的结果,显然晴雯胜利了。晴雯无所顾忌地在贵族公子面前撕扇,表面上只是争斗,然而却从灵魂深处曲折地反映了她的倔强、不肯低头的性格。她敢于对贵族公子说“不”,充分显示了她虽为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晴雯地位卑微,却高傲、纯净、目下无尘。正是由于晴雯的泼辣、尖刻和倔强,才使她的纯洁、天真、坦荡显得更加宝贵。

(二)善良高洁的品性。晴雯一方面容不得别人的卑污,一方面又见不得别人的急难,表现出善良的品质。宝玉温书、晴雯生病和晴雯补裘这些故事清清楚楚地展示出晴雯善良高洁的品性。倘若说袭人“心目中只有一个宝玉”,难道晴雯心目中就不只有一个宝玉吗?其不同之处只在于袭人是为了她自己的地位、前途而费尽心机的去媚主求荣,晴雯却是为了宝玉的利益去关心宝玉,其关心是一如自然、毫无心机的。读了“补裘”的故事,你定会为这姑娘鼓勇服劳的一片真诚所感动。晴雯之对宝玉岂能与那些为自己爬高枝、向主子献殷勤的奴才同喻?

(三)无所畏惧的直面抗争。晴雯洒脱泼辣、锋芒毕露,她眼中的不平、胸中的反抗,随时禁不住地向外爆发。在荣国府里,按照统治者的要求,奴隶们见主子来了,远远就得顺墙垂手立住,大气都不能出。但晴雯却敢于随时随地、大声大气地表示对统治者的不满。宝玉神游太虚境时首先看到的晴雯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确,像晴雯之蔑视邪恶、拒绝熏染,既美丽,又能干,必然为统治者所难容。贾府最猖狂蛮横的狗腿子王善保家的就曾在王夫人面前恶毒地中伤晴雯“仗着她的模样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对于住在大观园里那么多的小姐并不重视,最要紧的就是怕有人勾引坏了她那命根子宝玉。这时候一听到王善保家的这番话,就猛然触动,“对了坎儿”,想起曾经见过“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的……这丫头想必就是她了”。这位据说是“忠厚宽和”,“吃斋念佛”,又向来“不多管家务”的王夫人便凶相毕露了。她立即把病中的晴雯叫了来,一顿凶狠粗野的辱骂像一盆盆污水迎面而去“……好好的宝玉,倘或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好个美人儿,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在王夫人的眼里,晴雯“媚眼有些像林妹妹”,是“狐狸精”,“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儿”。其实,晴雯不只面貌、神情、体态有些像林黛玉,更重要的是,她追求个性解放、争取自由的思想和对封建压迫的反抗精神,的确有些像林黛玉。正是晴雯的行为不符合封建的“体统”,才招来主子和奴才的仇恨和诽谤。这恐怕就是王夫人对晴雯深恶痛绝的关键所在。大观园的贵族主子们,为了维护封建礼教的精神统治,假借所谓“绣春囊”事件掀起轩然大波。在王夫人的决策下,以王善保家的为急先锋的对奴隶反抗者们的一次大规模扫荡、镇压――抄检大观园开始了。晴雯自然就成为他们迫害的第一目标。然而,晴雯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的所吓倒,对她来说,最可贵的是要敢于同封建统治者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反抗统治者对奴隶们的侮辱和迫害。请看,抄检大观园时,袭人、麝月之流,在气势熏熏的封建势力面前,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任其搜捡一番”,唯晴雯不然,当王熙凤及其奴才王善保家的搜到晴雯的箱子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朝天往地上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大观园中一个普通丫头,面对贾府统治者及其恶仆的赫赫威势,敢于用饱含着强烈愤恨的怒气冲冲的行动当面表露出这样犀利的反抗锋芒,不能不令人有石破天惊之感。请问,在贾府这封建王国的丫鬟们中,又有谁能与之相媲?晴雯的言行像一颗瞬间升起的绚烂的流星,刹那间照亮了大观园里黑漆漆的夜晚。至此,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奴的高大形象已巍然矗立在读者的面前。

(一)惨遭迫害,无辜被逐。正因为晴雯具有这样强烈的反抗精神,她便为封建正统势力所不容。在这次抄检大观园的大扫荡中,一大批奴隶横遭迫害和虐杀,而晴雯则是受摧残最为深重的一个。尽管抄检中并没有发现晴雯藏有什么触犯封建礼教的所谓“罪证”,但由于早就对晴雯深恶痛绝,王夫人还是亲自出马,领着一些人把“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身染重病的晴雯“从炕上拉了下来”,撵了出去。不屈不挠的女奴晴雯就这样无辜被逐。

(二)饮恨含冤,至死不屈。在晴雯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宝玉偷偷到晴雯家中去探望。这时,这个被抛弃的少女已经是独自睡在一领芦席上等待最后呼吸的停止。晴雯留给宝玉最后的几句话是:“……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的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咬定我是‘狐狸精’!我今儿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她的声音就此噎住了。贫苦出身无文化教养的晴雯不懂得才子佳人的恋爱,高洁自尊的晴雯更不屑于干那些鬼祟下流的勾当。但在她心里,却深藏着挚热的情感,不是惨遭迫害,生命垂危,自己也不会意识及此。到了死别吞声的一霎那,她才猛然痛切地感觉到了。极度强烈的悲愤与留恋,使她咬下自己的指甲,脱下贴身的小袄遗留给心爱的人。除此之外,她还能有什么?她又能做什么!敢于向封建势力和封建制度挑战的女奴晴雯最后饮恨含冤,悲惨的死于统治者的魔掌之中,被挤出了这个世界之外,但是,一直到死,她也没有向统治者苦求告饶,没有向封建势力低头屈服。这是何等的高洁,何等的傲骨!

(三)惊世骇俗,光彩照人。晴雯的勇敢反抗和被逐惨死都对宝玉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宝玉把全部的伤感和满腔的愤怒浇铸在那篇著名的千言祭文――《芙蓉女儿诔》中。他以饱蘸血泪的笔触对这位敢于反抗、宁死不屈的女奴表示了无比深情的怀念和赞美,他用“其为质则金玉不足与其贵;其为体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来形容这位惊世骇俗的姑娘实不为过。他热情歌颂晴雯是晴空高翔的雄鹰猛鸷,馨香袭人的白芷兰草,说她生前与惠草兰花同样芬芳,死后更升为芙蓉仙子。甚至把晴雯比作“高标见嫉”的贾谊和“贞烈遭危”的王昭君,使这个不畏、至死不屈的灵魂升华到无可比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