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幽默故事(实用3篇)

梁实秋幽默故事 第1篇

梁实秋在抗日高潮中仍大写悠闲文字,被左翼作家批评为“_无关论”。他自我辩解说,人在情急时固然可以操起菜刀杀人,但杀人毕竟不是菜刀的使命。梁实秋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后来的成就也很高,一人独立译完了《莎士比亚全集》。有人说,当我们承认梁实秋的贡献时,更不该忘记_这样的,情急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上去的人。

在朋友们为他举行的“庆功会”上,他在发表演讲时说道:“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大家洗耳恭听,他停了一下,又说,“第一,他必须没有学问。如果有学问,他就去做研究、考证的工作了;第二,他必须没有天才。如果有天才,他就去做研究、写小说、诗和戏剧等创作性工作了;第三,他必须能活得相当久,否则就无法译完。很侥幸,这三个条件我都具备,所以我才完成了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

梁实秋先生毕生致力于研究莎士比亚,遂成为这方面的权威。

他原计划用20年时间把《莎士比亚全集》译成中文,但结果却耗用了他30年的时间。

梁实秋幽默故事 第2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 文天祥《除夜》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孔尚任《甲午元旦》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叶颙《已酉新正》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陆游《除夜雪》

来自: 老刘tdrhg > 《4.美文/悦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莫言: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实在是令人感到恐慌

莫言: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实在是令人感到恐慌。母亲说过一个叫花子扮财 神的故事:一个叫花子,大年夜里提着一个瓦罐去...

过去的年(莫言)

饺子下到锅里去了。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家原来一直包清朝时的铜钱,但包了铜钱的饺子有一股浓烈的铜锈气,无法下咽,等于浪费...

我们怀念的那种年,现在的孩子感兴趣吗

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家原来一直包清朝时的铜钱,但包了铜钱的饺子有一股浓烈的铜锈气,无法下咽,等于浪费了一个珍贵的饺子,...

莫言中短篇小:五个饽饽

五个饽饽。我说:“提水煮饺子吗?‘财神’!”他古怪地笑笑,说:“我的饺子乡亲们都给煮着哩,打罐水烧烧,请人给剃个新头。”我说:“‘财神’,今年多在我家门口念几套。”“请好吧,金斗大侄子,...

大年初一必须用这个姿势拜年!

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长辈叩头,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大年初一串门走亲戚,送你一张“亲戚关系图”!传说中...

中国人过年习俗 古画完整版(附文19篇)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

行走丨年味

我母亲说过一个叫花子扮财神的故事:说一个叫花子,大年夜里提着一个瓦罐去挨家讨要,讨了饺子就往瓦罐里放,感觉已经要了很多,想回家...

年初五罗曼庭迎财神

年初五罗曼庭迎财神大年初五罗曼庭迎财神2009-01-29 10:56._迎财神_习俗的起源 农历正月初五_接财神_的习俗,...

名家笔下的新年

名家笔下的新年。于上个世纪50年代,居于台湾的梁实秋在《北平年景》之中,梁实秋吐露了自己凄凉羁旅中的真诚心声:“过年的前几天,最...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梁实秋幽默故事 第3篇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_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梁实秋生于1903年,亲历了晚清和民国之交北京的社会生活,他在《过年》一文中对中国传统过年习俗进行了回忆。很多人都是童年时期最爱过年,梁先生则说自己是小时候不喜欢过年,因为除夕要守岁,“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所以,他在文中对当时年俗的描写是以一种幽默调侃的口吻展开的,这些风趣的“吐槽”令人读来不禁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