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故事分析(通用3篇)

哪吒故事分析 第1篇

黑暗风格的哪吒;温润如玉的敖丙;甚至是糊涂的太乙真人;结巴的申公豹;披着盔甲陪儿子踢毽子的母亲;下跪恳求百姓、以命换命的父亲。这些生动鲜活的形象,给观影者留下深刻印象,即便剧情烂熟于心,也想去二刷三刷......

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如果只用几个简单的形容词、或者一两句话,就可以概况角色的一生。这样的形象,是否过于单薄、浅显、片面化?

在认同这点的基础上,我们回顾下哪吒的情节和性格发展:

1开始铺陈人物性格:魔丸降生引发火灾,村民害怕其力量,要求禁闭哪吒。缺乏父母陪伴,旁人因偏见躲避他,寂寞、捣蛋的熊孩子本性是他的主要性格特色。

2第一个大冲突,太乙真人想收哪吒为徒:这里应该出现一个选择,是按照本性觉不服从;还是被师傅压制为追求强大法力而妥协。然而,母亲灵珠的谎言从外部帮哪吒做出了一个没有冲突、没有性格对照的选择。这个情节只是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让谎言为后面做铺垫,除了增添三岁的单纯,没有人物性格的改变。

3过渡情节:两年后哪吒武力更强,也更加自我。遇上了敖丙,有了人生唯一的朋友。这里刻画傲娇、炸毛的性格,也是新哪吒最大的萌点。

4第二个大冲突,水怪事件后哪吒被误解:这个地方是一个巨大的鸿沟。他本心想保护村民,反而被当做坏人,加深了哪吒和村民的矛盾。哪吒更为愤怒,选择可能是释放本性进一步激化矛盾,也可能是看透世态炎凉后不作为、压抑自我。这可能的行动选择,才会引发哪吒的思考,挖掘出更多的性格变化。然而电影中,又是父母主动帮他做选择,用生日宴的谎言简单的弥补了故事的鸿沟。

5过渡情节(此处主要为展现敖丙,见后文):魔丸谎言识破后哪吒暴走,这完全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对于哪吒是没有冲突的剧情发展。

6最后的大冲突:高潮是得知父亲以命换命后,选择自己承担天劫。这里才算是他第一次主动做选择。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不一样的哪吒,他渴望爱和陪伴,敢于直面命运,死鸭子嘴硬的性格深处。思想上才有了从熊孩子到正视自我、承担责任的成长。

哪吒这个IP,最初是《封神演义》里一个顶天立地的神话英雄形象。改编后的故事不再仅仅是正义和非正义之间单向价值的对立。从相反价值设定人物,电影由偏见、不公平、区别对待开始。这样就丰富了故事的层次,也加深了人物性格转变的维度。

由此,敖丙是我觉得塑造最为成功的角色。他没有哪吒那样完整成长线的铺陈,通过片段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如下:

1初见面,一起打水妖:武力强大却遮掩龙族身份,和哪吒踢毽子、做朋友、送海螺,都表明他性格中温柔、正义的一面。

2第一次冲突,被邀参加生日宴,却要杀害朋友:龙族的愿望变成了万龙甲,穿在了身上,也束缚了内心。他必须在家族和朋友之间做出选择。不想伤害其他的人,于是去压制暴走的哪吒,破坏了师傅的原计划。正是这个选择,让我们看到了敖丙的善良和无可奈何。

3第二次冲突,身份被识破,活埋陈塘关:龙族本就因为偏见被打压,偷灵族的行为更为邪恶。即便帮忙克制住哪吒救了大家,他依然是坏的、不被认可的存在。申公豹的诱说和家族的负担,激化了他选择活埋陈塘关。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敖丙的绝望:他被迫做出违背本性的事情,认同了妖物和杀戮的命运,进入了疯狂的状态。这便达到了否定之否定的价值。加深了人物的悲剧感。

4最后的冲突,选择和哪吒一起抵抗命运:这个冲突主要描写哪吒线,用亲情升华了哪吒。敖丙在此做了主动选择,也许是为了朋友,也许是被哪吒“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而打动。他甘愿牺牲自己抵抗命运,灵珠的身份真正做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完成了整个人物性格的弧光

5结尾的一点猜想:村民的下跪,更多是对于哪吒的感激。敖丙呢,他的行为无疑摧毁了整个龙族的期望,从彩蛋也可以看出,龙族会做更多不合他本心的事情。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了敖丙的悲剧命运。

哪吒的性格比较平直,角色被动成长,一直加深的也仅仅是武力越强、脾气暴躁,高潮选择处才看到变化。而敖丙悲剧的命运,一波三折的价值转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三个选择使人物性格更为丰富。

哪吒故事分析 第2篇

可以用电影中的台词,来概括《哪吒》的思想价值。“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由我自己说了算。”“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即便还涉及到李靖父亲形象的完全颠覆和亲情的铺垫。但最核心的价值仍然是反叛精神,这也是哪吒系列IP存在的意义。

电影结束后,我有这么几个疑问

1.电影高潮中哪吒选择去对战敖丙,是因为被父爱感动,这里没有铺垫拯救百姓的线索,与主题群众的“偏见”根本无关。

2.哪吒选择自己承担天劫,算是正视自我身份和命运。(太乙真人还有段经典台词“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晓得,但是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可是哪吒的行为,反而是认命的最好体现,完全不是反抗命运的举动。

3.哪吒因为父母打败敖丙;承担自己的天劫从而失去肉身。结局却是百姓人人下跪对他感恩戴德,这样情理之外、意料之中成为了英雄。

《哪吒》的主控思想可以概括为:我命由我不由天,从逃避自我到敢于直面命运,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反叛精神。根本原因是哪吒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从而可以自主决定如何对抗命运。

前面没有铺垫村民促使哪吒性格往积极方面变化的场景,高潮的转变也是父亲求得换命符引发。诚然这个点很催泪,但是新编《哪吒》的思想价值讨论的主要矛盾应该是村民的偏见,导致魔丸身份的哪吒不被接受,而不是亲情的缺失。

这便混淆了“偏见矛盾”的主要原因、和“父爱缺失”的次要原因。妄图用次要原因推动剧情发展,去解决主要原因导致的问题。

哪吒因亲情打败敖丙,顺带解救了百姓,这样根本不可能打破“魔丸偏见”。设想在此多做一个铺垫:哪吒从风火轮那里看到父亲的牺牲,还看到了父母以前在陈塘关降妖除魔的情况,还有现在因为敖丙而受苦的村民。尤其可以特写从水怪手里救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她的父母兄弟为了保护她而受伤。这些都让哪吒开始意识到:英雄的责任,天下父母都一样能为孩子而牺牲,这些村民并不是他以为的那样愚蠢和不可救。

如此,他选择对战敖丙,除了亲情,更是明白力量越大、责任越大,他的天赋异禀,可以选择一念救人成仙,一念杀人成魔。这样才是对“偏见”的自主反抗,先认同了魔丸的身份,然后有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超我认知。

哪吒选择自己承担天劫,升华了亲情和直面命运的勇敢。但是这样的哪吒,却少了一份叛逆和狂气。1979版《哪吒闹海》自刎的场景为什么如此震撼,这惨烈的诀别表明了哪吒的少年意气,是为了实现自由和自我的最大阵痛,这种极限代价才更显叛逆。就像我们喜欢的是大闹天空的孙猴子,而不是遇事就去佛祖面前撒泼打闹的孙悟空。

力量被渲染的如此厉害的哪吒,对抗命运,不是应该联合敖丙,去天上大闹一场吗?凭什么都是你元始天尊说了算,我命由我不由天,天劫咒死前也要让你们不得安宁。

不认命,绝不是命运来临时,因亲情就乖乖接受。可以像79版的哪吒选择自裁,不让对方如意;可以像申公豹一样想尽办法,改变命运;甚至可以像敖丙一样牺牲自己,去抵抗命运。这样的叛逆和无所顾忌才是哪吒的精神。才配得上“斗到底”的热血台词。

无论多么高燃的台词,百姓集体下跪都只是解释性的场景,是故事的点缀,而非思想本身。“不完整”哪吒的性格塑造,情节发展的理性设计,这两点缺失导致故事主题思想沦为口号。

最后想说一点题外话

无论是自杀还是天谴,都可以看做是一次新生的分离是个体的我,与父母家庭的分割。然而我们都知道,神话故事里,后来的哪吒也进入了体制内,被害怕他力量的父亲,用玲珑塔威慑,履行着天庭交代的种种公务。

炸天组合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劈山救母的二郎神,更是司法天神,反而成了反对沉香的封建家长。这三个最为叛逆的神话形象,最后的结局都服从了世俗规则,就像是从家庭逃离出来的我们,终究还是要进入社会一样。

成长的代价大概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谋杀了理想主义的自己,由个体变成了一样的社会人。

文章的结局也许有点丧,但是罗曼·罗兰有一句很好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哪吒故事分析 第3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新改编,复合这个好故事模型。

1,一体双生,互为镜像

影片开头混元珠提炼了灵珠和魔丸,诞生了哪吒和敖丙。敖丙的灵珠是哪吒的“善”;哪吒的魔丸是龙族的“恶”。进入高潮“善恶”在行为上进行了互换,天劫后灵魂也构成了太极图,就如同他们额头的标记一样。

双生的镜像理论,更像是心理学弗洛伊德“自我、本我、超我”的一种哲学认知。也是太极图“阴阳一体”的概念。哪吒需要敖丙“灵珠的身份”,敖丙欣赏哪吒“肆无忌惮”。他们前期对“自我”都不认同,敖丙一直害怕身份暴露,哪吒因母亲的谎言“软禁”画中。随着情节推进,最后接受自我身份的魔丸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反而打破了由灵珠引发的灾祸。人物形象进行了反转,然后合二为一。

如同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不是那种伟光大的圣父圣母,或者穷凶极恶的坏人。人性普遍复杂多变,善恶只在一瞬间。面对长期不被人理解,网上言论人云亦云,我们与恶的距离又有多远?面对天灾人祸,家国荣誉,我们又能爆发出多强大的力量?随着现实生活的打磨,选择成为怎样的自己,绝不是“好/坏”“对/错”的判断题;而是需要不断探索,没有标答的论述题。

2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从预告开始,大众对哪吒形象的吐槽、国漫的不看好、旧故事情节的魔改……到故事里面,村民对魔丸本能的害怕,对妖兽天生的反面定位。这些都是成见。电影人物为了打破成见历尽磨难,终会有结束。而现实生活呢?你能否察觉:定势思维、张口就来、网络舆论,这些话语里也普遍包含成见。

新的哪吒不再是伐商有功的神仙,也不是削骨还父、剔肉还母的悲剧英雄。他有了朋友会偷偷抹泪、傲娇嘴硬还中二。也是打破世俗观念,直面自己的命运,坚持自己的顽劣熊孩子。很符合现实人物的行为。尤其是父爱线索,这个创新既能共情,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缺少父母陪伴”的主要家庭矛盾。(这是对1979版《哪吒闹海》父权压抑矛盾的改变,是符合时代化特色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