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的故事(实用3篇)

改革开放40周年的故事 第1篇

姥爷家的自行车

一天,我帮妈妈去姥爷家找她小时候的东西,在杂物房里看到了几辆摆放整齐的自行车。我问妈妈:“姥爷要这些自行车干吗,还擦拭得那么干净?”妈妈说:“这些自行车有纪念意义,他们见证了这个家的发展史,前几年从老院子搬过来的时候,所有的旧物都当废品卖了,_爷唯独留下了这几辆自行车。”说着妈妈给我讲起了这几辆自行车的故事。

最里面那辆高大的黑色二八自行车是1978年二姨出生后8个月买的。二姨属马,姥姥也属马。姥姥嫁进姥爷家后当牛做马了四年,就因连生两个闺女,遭到老年人的嫌弃。姥爷一气之下搬出来单住,并借钱买了这辆自行车。妈妈他们姐弟就是在这辆自行车上长大的,也是用这辆自行车学会的骑自行车。这辆自行车在姥爷家用的时间最长、出力最大。

1995年,舅舅也要到镇上读初中了,姥爷和姥姥商量着把家里养的羊卖了,买了家里的第二辆自行车——墨绿色弯梁自行车,中间没有横梁,小孩子上作文下车方便、安全。妈妈骑着这辆自行车,驮着舅舅,上完了初、高中。

1998年大姨订婚时,姨夫送给大姨一辆红色小型轻便自行车。这辆小型自行车成了最受宠的“玩具”,谁有时间都会骑出去转两圈。

妈妈说最外面的这辆白色变速车是2009年舅舅在北京初次创业挣钱后寄回来的。用力骑起来很拉风,速度很快,堪比当时的电动自行车。就像当时的中国经济一样,一路飞速前进。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穿戴好装备骑着它锻炼身体。

如今这几辆自行车已成为这个家的历史了。它们记载着家里每个人为幸福生活努力拼搏的样子,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代替它们的是放在大门口的汽车和三轮大篷车。不但速度快,而且能遮风挡雨,使人不再遭受风吹日晒雨淋。就像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中国,已具备强大的能力,可以为国民遮风挡雨,能从台风肆虐的日本机场把中国人第一时间接回,使中国人民任何时候都不再饱受风霜严寒。国之强大,民之安稳。

最新范文

改革开放40周年的故事 第2篇

直至今日,改革开放已40周年了,身在今日衣食无忧,接受着良好教育的社会的我们,要感谢党的伟大决策……

邻居王奶奶是一位70岁的老人,周末,我去拜访了她,了解了过去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她拿出了一些黑白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孩子们都瘦骨嶙峋,她说,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高,吃着“大锅饭”,每天只是靠一些粥来填饱肚子,蔬菜也是自己种的,一年中,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为数不多的肉,生活十分艰苦。而且,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打疫苗等医学上的意识,在根本不注重卫生的农村,人们经常得病,更有甚者得了较为严重的传染病,因此,人们的抵抗力都很差,人均寿命也不长……

反观现在,医学条件发达,因改革开放,吃“大锅饭”的现象不复存在,人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应有的成果,社会福利也变好了。说到这里,王奶奶不禁感慨万千……

她还说,在那时,人们一点也不重视教育,孩子们还未满分作文网上完初中就出来打工,而且,普遍来说,教育更像是专为男生专们定制的,女生根本就没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在今天,不仅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老师们都极其负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关注。人均素质大大提高,上过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计其数。

王奶奶还与我们提到,那个时候,穷人只能盖麻袋片,衣服也只能穿破棉袄,许多人都被冻死。被子和褥子大多是政府发的,质量不好。吃饭时,用的是粮票,换米时,不仅要排很长的队伍,有时还得忍受工作人员恶劣的态度……

今天,在四通八达的社会,我们过着高质量的生活,买到的产品质量也很过关,如果存在有什么有问题的货品,可以到相关部门反应。社会的服务人员态度很诚恳,丝毫不会有所怠慢……

对啊,改革开放后,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将迎来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奋发图强,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改革开放40周年的故事 第3篇

他们,代表了一种中国精神,

扎根一线,精益求精,

在生产线、在车间……

用平凡书写了中国制造的传奇。

20岁成为一名钳工,

26年里张新停工位都未换过。

十年磨一剑,霜刃天下知。

张新停手工研磨的精确标准

能够达千分之一毫米。

他制作的特殊测量工具,

服务的是99A主战坦克、155自行火炮……

他也成了中国兵器工业的专业精英,

38岁获得了_特殊津贴。

△工作中的张新停

一起入厂的28个伙伴,25个离了职,

20岁的焊工李万君选择了坚守。

30年职业生涯,

他刻苦钻研练就了超一流手艺,

最终成为令人钦佩的高铁焊接大师。

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

就能判断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的好坏。

如今,中国高铁完成了时速“三级跳”,

他也被称为“工人院士”,

用自己的奋斗为中国高铁“加速”。

△“工人院士”李万君

创新攻坚,传承技艺,

是他们,

让“中国制造”在世界引领风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是时代,

让中国工匠“追梦”路上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