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推荐13篇)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1篇

关键词:石涛;画语录;艺术成就

1 石涛生平及《画语录》简介

(1)石涛生平简介。石涛(1641~1718),广西全县人,俗姓朱,名若极,出家为僧后,法名原济。号石涛,他的号别很多,有苦瓜和尚、瞎尊者等。他是中国山水画的大家,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奇才,国画“黄山派”的创始人。由于他自幼出家为僧,对佛学及禅学有极深的研究,并在文学、诗词等各方面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还广为赞誉。

石涛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并对禅学有着极高的悟性,因此他得以用禅学思想写出了划时代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艺术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如果人们对禅学有一定的认识,再读此文,定会感到文中的妙处实在不可多得,堪称千古绝唱之奇文。

(2)《画语录》简介。《画语录》又名《石涛画语录》、《苦瓜和尚画语录》,是石涛著的画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十八章内容,意深词涩,玄之又玄。其中“一画”、“尊受”、“蒙养”、“资任”等概念尤为常人不解。历来山水画论解析者不少,然大多浅尝辄止。由于石涛在《画语录》中运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范畴概念,在行文中常常更换近义词,而且偏爱使用对偶语句,因而读者在阅读和理解《画语录》时会不时遇到某种困难和障碍。

石涛《画语录》全文共计十八章:一画章第一,了法章第二,变化章第三,尊受章第四,笔墨章第五,运腕章第六,氤氲章第七,山川章第八,皴法章第九,境界章第十,蹊径章第十一,林木章第十二,海涛章第十三,四时章第十四,远尘章第十五,脱俗章第十六,兼字章第十七,资任章第十八。石涛还有另一部《画谱》,同样十八章,各章标题和《画语录》相同,但较简约,学者们认为《画语录》是《画谱》的定稿。

石涛《画语录》阐述的是山水画创作与自然的关系、笔墨运用的规律及山川林木等表现方法,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主张“借古以开今”,反对“泥古不化”,这些绘画思想对近代有重大影响。《画语录》其画学思想体系可称为“一画”论体系。石涛把“一画”作为自己画学体系的元范畴(或中心概念)。其他一些概念,如形与神、蒙养与生活、识与受、笔与墨、有法与无法、心与物、氤氲、资任等等,都与“一画”相联系,以“一画”为出发点并以“一画”为归宿。

其中有许多部分玄妙难懂的章节,并以佛学与禅学思想作了一些通俗的解释。对石涛《画语录》目前众解不一,其原因主要是,对《画语录》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同。如:以道学思想解释《画语录》,必然会将其解释附着道学思想。以世俗思想解释《画语录》,同样会附着了世俗的见解。若想全面地分析石涛《画语录》的写作思想,以道学及世俗观点解释,都不能将其解释得十分准确。因为石涛所处的年代,正是清朝康熙大兴佛教时期,石涛本人又是正宗和尚出身,并具有深厚的佛学与禅学功底。以他所具备的这种修养及当时佛道互不相碍的佛观,无论从石涛本人所处的特定环境,还是《画语录》写作的主导思想,作为石涛本人,以佛学及禅学思想指导写作《画语录》都是必然的。所以,今人以佛学及禅学思想研究石涛的《画语录》,方能准确地再现《画语录》的本来面目,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其绘画艺术思想。

2 《尊受章第四》原文及翻译

(1)《尊受章第四》原文。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古今至明之士,籍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不过一事之能,其小受小识也。未能识一画之权,扩而大之也。

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

然贵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弃也;得其画而不化,自缚也。夫受:画者必尊而守人,强而用之,无间于外,无息于内。《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所以尊受之也。

(2)《尊受章第四》翻译。艺术上感受与认识的发生,应是感受在先,认识在后。如果认识在先,然后感受,感受到的就不是最初的纯粹感受了。古往今来的聪明之士,无不是借助认识加深感受,而在感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高认识的水平。若画家局限于一时一事的感受和认识,那不过是小感受,小认识,未能认识到一画及其权变的作用,尚需发扬光大。

世间万物无不在一画中体现为艺术活动。绘画时,画面因墨而产生,水墨缘笔而运行,画笔凭腕而动作,手腕随心而运动。其自然而应和之状,犹如天地繁衍万物成形。这就是受的道理。

3 总评与启示

石涛造型观中突出的颖悟是发觉了平面分割的重要,他充分利用了画面和面积,以白计黑或以黑计白,黑白间的对照、协调在其作品中都有体现,可有可无或不了了之的空白不存于他的画面中,空白处的题款的位置、形式、疏密等等都属于他画面严格结构的整体。他着重在款识与绘画的形式及内涵中求得如鱼入水之美,郑板桥和潘天寿也特别重视这种综合艺术体裁的推敲。

艺术创作是需要动脑筋的、用精神、凭感觉的,从这方面谈艺术创作,就形成了艺术认识论和艺术心理学。石涛《画语录》的《尊受章》实质上就是以其生特有的概念讲述艺术认识论和创作心理学。“受”与“识”是石涛这方面的概念。石涛在“重识”的前提下“尊受”,因此本章的题目是“重识尊受论”。

石涛重识尊受。不论从石涛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来看,还是从《画语录》或《画谱》的文字来看,石涛都主张把“识”与“受”辩证地统一起来,在“重识”的前提下“尊受”。这从他所说的“古今至明之士,借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句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中外许多大画家在识与受辩证统一问题上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美国画家只贝茨说:“在艺术创作中,直觉与理解并存,如同一枚银币的两面。”倪贻德在论述石涛的“一画”论时说:“过去一般画家,总是偏重于感受、感觉方面,而忽视理性思维方面。石涛却不然,他既是一个敢于感受的人,又是一个善于深思的人。他说:‘夫画贵乎思,思其一,则心有所著而快。’他在观察自然时绝不仅仅停留在视觉感受上,更不局限于直观视野中所能看到的局部现象上,而总是形象思维伴随着逻辑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那样辩证地进行观察认识。”在石涛的感受中,就成为天地运行透露信息与艺术运作中得心应手的一体化过程,绘画艺术的创造过程如同天地化育万物一样的自然而然。其机枢是心,其关键是腕。心中物象通过腕的运作迹化于纸上,艺术品即告完成,而画家的心灵也就通向了自然山川之美景的再创造——俨然一种上帝造物的机制和感受,岂不值得珍惜!

参考文献:

[1] 王宏印.《画语录》注译与石涛画论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 石涛,杨成寅.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2篇

“先生授我以诗书,我为先生传知识”,这里的“先生”说得就是孔子。《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辞约义富,语句、篇章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浅近易懂,用意深远,雍容和顺。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及其所要表达的观点。

语录谆谆,读取学习之法。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为好学也已矣。”我们每天学习不知道的知识,每月都不忘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就算是好学之人了。就像悬梁刺股的主人翁孙敬,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中,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读书。读书到夜半,怕自己打瞌睡,就把绳子栓在头发上,把另一头固定在房梁上,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凭借这样的刻苦学习精神,使自己成为了一代鸿儒。还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把学会的知识常常复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是我们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论语》给我们学习的方法,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言微旨远,应思读以致用。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虽然会背《诗经》三百篇,但是把国家政治交给他,却不能治理;让他出使诸国,不能独立办事,虽背得多,但不会运用,又有何用呢?纸上谈兵,不会灵活运用,就像我们背单词一样,最后能记住的单词没几个。学习是要下点苦功夫的事,不是我们想想就能学会的。

柏寒松劲,书中还有许许多多深刻的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会我们要谦虚待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还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警醒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发我们要思考问题;“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提醒我们交友要谨慎;“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说我们对真理要有敬畏虔诚之心。

字字斟酌,仔细咀嚼,久久回味,像是亲自聆听了孔子的教导,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回味解读。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3篇

《论语》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后人尊称他为“圣人”。

我喜欢《论语》,不是因为它告诉我们多少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大道理,而是它充满智慧的语言,是生活的感悟和积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意思是说:“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孔子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应该是件快乐的事。孔子的这句开场白就是告诉弟子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知识。而真正懂得知识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兴趣倍增,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我们知道了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我们还要记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则是重中之重。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这就告诉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再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为“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就是对我们学习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温故而知新。”作为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就是真正会学习了。

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好多精辟的语言,我都很喜欢。至今,有很多成语都是从《论语》中演变而来的,比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举一反三等。

我喜欢《论语》,篇幅不是很长,所以很多能背,也常在作文中引经据典,有时和人聊天时也会引用一两句,也因此被人说我卖弄学问,但

我喜欢这种感觉。我喜欢《论语》,它使我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智慧,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感谢《论语》,伴我成长。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4篇

【关键词】《论语》;《老子》;大学生;人际关系;构建

人的世界不是个体的孤立世界,而是一个多彩的、有着各种复杂联系的世界。每一个置身于联系网络中的人,如果不能协调与他人的关系,游离于群体之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就不能获取更多支持的力量,也很难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有的甚至还会罹患心理疾病。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既是支撑其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人际关系调节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从中国文化经典中探寻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一方面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则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进而使之收到更加积极的成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语》和《老子》,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也蕴含着积极的人际交往理论,对于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德”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大学生要建立持久、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因为,“德”的修养水平一方面决定了人际吸引力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对此,《论语》、《老子》首先认为,以“德”为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中的规律要求。《论语》记载,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二十五章)其意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人愿意与他为伴。孔子认定有道德的人绝不会孤军奋战,他必然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而一个“必”字则道出这是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老子》则认为:“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德经》第八十一章)即天“道”对谁都没有偏爱,永远亲近、帮助有“德”的善人。进一步讲,就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但能获得人们的支持与拥戴,连上天也会永远护佑他,这是《老子》人类社会领域内的一条规律。一个“恒”字表明了上述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为什么天道要护佑有德的善人呢?其原因在于“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经》第二十一章)意指那些有大德的人的行为举止,都是符合“道”的要求的。既然这样,其获得天“道”的护佑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儿了。

其次,《论语》、《老子》指出,深厚的道德修养不但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而且凭此还能够凝聚人心,进而搞好人际关系。《论语》指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第十九章)“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第十三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章)其意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吹向那边,草就跟着倒向那边。为政者如果能让自己的品行端正,那么处理政事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假使不能使自己的品行端正,那又怎么能使别人的品行端正呢?只要一个执政者能够用品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于自己的方位而使众多的星辰环绕着他。

《老子》则认为“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经》第八章)其意是说崇高的善人就像水,善人的居处如水一样顺乎自然、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如水一样静默深远、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如水一样润泽万物、善于效法上天,说话如水一样堵止开流、善于遵守信用,从政如水一样净化污秽、善于理政治国,处事如水一样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如水一样涸溢随时。“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经》第七章)其意指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而成就了他自身吗?

其实,老子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一个无私而又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人,不光能凸显于人群之中,而且还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显然,具有“八善”品格的人还搞不好人际关系,那也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孔子、老子向我们表明,道德的力量不但能够帮助一个执政者处理好复杂事务,而且还能够将人们团结起来,协调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对于相对简单的大学生活而言,提高道德修养不但能够使大学生自己的行为符合时展的要求,而且还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各类人际关系,并影响自己周围的小环境,带动起更多的同道,朝着远大的目标前进。

无数事例表明,越是想要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就越需要培养自己的“大德”。“德”的作用是如此巨大,故而当代大学生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切实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在生活中处处做到以“德”服人,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尊重人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对尊重的渴求则属人的高层次需要,这不仅是理论界的共识,而且也早已被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所证明。谁做好了尊重人的工作,谁就能够团结人,取得成功。同样,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必然要把对人的尊重置于重要地位。

首先,只有尊重人并始终围绕着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互助合作和全面发展而展开人际交往,才能搞好人际关系。《论语》描述孔子的言行:“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第十》第十三章、十五章、十七章)孔子在同本乡人一起饮酒的仪式结束后,要等老年人都离席了,才能离席;在托人向身居其他诸侯国的友人问好送礼时,一定要向被托付人拜两次再送行;孔子家的马棚失火烧了,孔子退朝后回家,只问伤着人没有,而不问马怎么样了。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察到,孔子把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始终是置于一个优先地位的。

其次,只有尊重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胸怀坦荡,才能搞好人际关系。《老子》在第39章中指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德经》第三十九章)其大意为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是其卑贱的根本吗?不是的。所以招致更多的赞誉就反而没有荣誉。故侯王最好不要表现自己,不要像珠玉那样尊贵华美,宁愿像石头那样坚实无华。《老子》还指出:“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德经》第四十章)其意指高尚的道德好像低谷,洁白好像污黑,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疲弱一样。

其实,老子的上述观点是告诉我们要有一个“处下”的理念和智慧,但“处下”并不是无能,“处下”的目的不过是希望人们把人际关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待人,进而达致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与老子对尊重的深刻见解和身体力行,不仅深刻影响着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且对当代大学生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们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但激烈的竞争并不妨碍彼此的尊重,只要在平等条件下以礼相争,无论结果怎样,都不会破坏和谐的氛围和导致相互之间关系的紧张。

三、知人与自知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保障

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差异很大,兴趣也各有不同。如果在交往过程中对彼此的情况不了解,往往会产生误会,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而知人与自知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首先,只有在充分了解一个人的基础上,才能慎重选择交往对象,避免因交友不慎而引发的人际冲突,且能免受负面因素的影响。《论语》指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第十六》第四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为政第二》第十章)意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诚实的、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与虚伪做作的、谄媚逢迎的、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是有害处的。而要了解一个人,既要看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又要观察他是怎样去做的,还要看他做这件事时的心情怎样。那么,这个人的言行就完全暴露在你的观察之下,其是益友还是损友便一目了然。孔子提醒人们要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达到对人的了解,并谨慎选择交友对象,要交益友而不能交损友。

其次,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则通过学习他人长处,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与人交往,从而搞好人际关系。《老子》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经》第三十三章)善于了解别人的是智慧,能够认识自我的才是高明。胜过别人的是有力,胜过自己的是坚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老子》强调了知人与自知和在此基础上战胜自我的重要性。而《论语》则告诉人们要通过“三省吾身”(《学而第一》第四章)来实现对自己的了解。

大学生们只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彼此增进接触、加深了解、培养共同的兴趣与爱好,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相互取长补短,多交益友、远离损友,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就一定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诚信与宽容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稳定器

诚信才能做到诚实无欺、信守诺言,人与人之间如果不讲诚信,就缺乏推心置腹交流的基础,就拉不近感情的距离,当然也不能搞好人际关系。与此同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人们的敬重,进一步夯实人际关系的基础。

首先,重视诚信、遵信守诺是立身之本。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对诚信的品质是十分看重的。据《论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四章)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同上第七章)其大意指曾子每天都要三次反省自己,考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了力,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作了复习。子夏则认为应尊重贤人,不重女色;侍奉父母要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不惜自己的生命;交结朋友,要言而有信。《论语》中孔子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为政》第二十二章)“民无信不立”(《颜渊》第七章)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不知他怎样去做人。就好象牛车没有r,马车没有,他怎么能够行走呢?(r、都是车辕套牲口的横木上的活塞[关键],没有这个关键便无法套牲口而启动车辆。)推而广之,一个政府如果没有诚信也就站不住脚了。《老子》也要求人们“言善信”(《道经》第八章)强调说话要守信用。

其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容人度量、心胸狭小的人,既不可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也不可能与人展开在求同存异基础上的合作,更搞不好人际关系。孔子认为为人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第十五》第十五章),要“不念旧恶”(《公冶长第五》第二十三章),即要对己严,对人宽,不计较过去的仇恨。《老子》则指出:“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德经》第三十八章)即大丈夫要在敦厚、忠厚、淳厚中处理各种关系,而不应置身于不守信、不诚心、不厚道之类的薄位;要在朴实、笃实、老实中处理各种关系,而不要以虚华、浮华和浅薄的态度来应对各种关系。

在《论语》和《老子》中,诚信与宽容品质被作了特别的强调。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大学生们只要以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参与交往,以宽阔大气的心胸和度量来对待他人,就能实现相互理解、接纳、信任,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化解矛盾,从而建立起彼此间稳定而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有为与守静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助推剂

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积极的精神面貌是不行的。一个渴求知识、奋发向上的青年,才能产生人格魅力,凝聚起一个朝气蓬勃的、和谐共赢的团队。而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则需要在日积月累中实现,不戒除浮躁,静下心来作持久的努力,就不会有脱胎换骨的质变。

首先,只有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丰硕的成果和赢得人们的尊重。《论语》记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第十九章)其义是说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知该如何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奋用功得把吃饭忘了,心里高兴时把忧愁忘了,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知道,这样说就行了。”孔子正是以他的博学和积极有为的态度,才使得他的学生发出“仰之弥高,专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第九》第十一章)的由衷赞叹。

其次,只有潜心钻研、持之以恒,才能奠定和谐人际关系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和道德素质。《论语》记载曾子的观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第七章)即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他们的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天下的仁德作为自己肩上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努力到死才罢休,难道说不也遥远吗?

《老子》则指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无名。”(《德经》第四十章)即老子认为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迟迟才能完成,最高的乐声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见,“道”盛大而无形。而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致虚极,守静笃。”(《道经》第十六章)即要心虚无欲达到极点,守持清净做到坚定。

大学生要立志成才,就必须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宽广的视野与气度,去克服浮躁、排除干扰、潜心学习、持之以恒,惟其如此,才能成大器,并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中,体现出自身价值,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进而推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六、语言美是实现良好人际沟通的桥梁

人际沟通离不开信息交流,而语言则是实现信息沟通的重要媒介。美的语言能传递友好信息,拉进感情距离,愉悦参与交流各方的情绪,进而实现有效沟通。以真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同、赞美、感激乃至幽默,就能够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起到积极作用。而那些仅仅依靠花言巧语卖弄口舌的人,既无法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真正沟通,也不能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首先,与良好道德修养相伴的美的语言,能够增大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力。《论语》记载孔子的观点:“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第十四》第四章)即有道德的人必定有好言语,而有好言语的人不一定就有好道德。《老子》则指出:“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德经》第六十二章)老子认为得道的善人的美妙言词可以用于社交,高贵的行为则值得人们尊敬。孔子与老子都提倡在人际交往中语言美与良好道德修养的结合。

其次,真诚的语言,即使质朴,也能因其言行的一致,同样动人心扉。孔子和老子均反对那种花言巧语、轻诺寡信之人。孔子指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三章)即满口说着花言巧语,满脸装着和善样子讨好别人的人中,很少有“仁德”的人。孔子还指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第十章)孔子最初在看一个人时,听了他的话后就相信他的行为;后来孔子看人时,则要在听了他的话以后,再仔细观察他的行为。这样,他才不至于看偏一个人。

老子也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德经》第六十八章)即诚实的言谈不动听,动听的言谈不诚实。而且“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德经》第六十三章)即轻易允诺的,必定信用不足;把事情看得过分容易的,必定会遭遇更多的困难。

孔子与老子对语言的作用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强调了语言真正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其所承载的思想内容以及与行为的一致性。没有这一基础,语言就会变成巧言,失去诚意而变成一种作秀、一种矫饰,令人反感,当然也就起不到增进感情,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了。

所以,当代大学生不但要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语言美,而且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为语言注入深厚的思想内涵,并在言行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持久、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夏传才著:《论语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王德有著:《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中国广播出版社2007年版。

[5]_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5篇

摘 要:本文梳理出《论语・子张》中所有的熟语,通过对部分重要熟语进行解释,对其作出在古今意义上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论语;子张;熟语;古今意义变化

熟语具有丰富的意义表达内容,源远流长,运用灵活广泛。“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1]熟语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与意义上的完整性两大特点。本文以《论语・子张》为切入点,对《论语・子张》中的部分重要熟语进行古今变化分析,通过整理对比分析,以进一步解释熟语演变的规律及原因。

现对《论语・子张》中的部分重要熟语整理如下:

1.见危致命

致命犹如授命,见危授命见于《论语・宪问》篇。“见危致命”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一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可翻译为,子张说:“士遇见国家危难能献出自己生命,遇见有利可得时要想到大义,祭祀时要想到恭敬,临丧时要想到哀痛,这样就可以了”。在当今社会,主要用来描写以集体利益、大局利益为重,在危难关头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

2.见得思义

同见危致命,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一章,主要指在有利可得时要想到大义。义和利的关系,实质上就是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义,一般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味地反对“利”,而是指在有利可图的时候,要首先思考一下,这个“利”是不是符合“义”,是不是应当取,正如孔子所说“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关于义和利讨论。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义比命还重要,更何况于利;“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告诫人们要知恩图报;的“铁肩担道义”,其中道义是指应当肩负起的时代责任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大义;同志提倡的“八荣八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提倡感恩教育,旨在贯彻民族的大义。所以孔子的“见得思义”发展到现代社会是“忘恩负义”,意义反转。

3.虽小道必有可观者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四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可翻译为子夏说:“就算是小道,也一定有可观之处。但要行到远去,便恐行不通。所以君子不走那小道。”[4]小道,即如农、圃、医、卜、百家众技等。孔子博学多闻,常常以一贯之,认为小道虽然可以窥见一隙一隅,但如果要达到广大悠久的领域,就会被牵制阻塞,难以到达,故君子不为也。

现有成语与其意思相近,“以管窥豹”,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有时可以和略见一斑连用,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但现代用法往往指从小事就能引申出一个大的观点认知。

4.小人之过也必文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八章,可翻译为,子夏说:“小人有了过失,一定加以掩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过错,刚开始并非是有意而为,可能是一时无意中的失误,但是有了过错,君子与小人有完全相反的两种表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因为小人“惮于改过而忍于自欺”,就会文饰,但更加重了他的过错。

现用“文过饰非”表达这一意思,古今意义没有变化。

5.望之俨然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九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可翻译为,子夏说:“一个君子会有三种的变化。远望他,见他俨然有威。接近了,又觉得温然可亲。待听他说话,又像斩钉截铁般厉害。”

在古代,庄重俨然来源于君子的人格操守,有着泰山般的雄伟高大。但现在,“望之俨然”所蕴含的人物形象比古代要逊色许多。

6.小德出入可也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十一章,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可翻译为,子夏说:“人的德行,大处不可逾越界限,小处有一些出入是可以的。”

现有成语“不拘小节”,形容人洒脱豁达的胸襟,但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注重“小节”,现代社会更是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对“小节”也严格要求。所以此熟语有两方面完全相反的意义。

7.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十三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可翻译为,子夏说:“做官如果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如果有余力就去做官。”

优:有余力。做官与学习室相辅相成的,为官者仍需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做官;学习有余力,需要做官,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识,增加的自己学识,并认识到不足之处,再去学习、补充、提高。

人生的道路就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学,然后习,再学,再习,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去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有待提高的部分,不断充电。

8.恶居下流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二十章,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二皆归焉。”可翻译为,子贡说:“纣的不善,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过分呀!因此君子不肯居下流之地,使天下恶名都归到他身上。”

恶居下流:恶,wu,四声,恶名;下流,地形低下处,水流聚集。比喻人置身于不利的位置,所有的恶名都会被追究到他身上。

现有熟语“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墙倒众人推”,教导人们不要使自己处在不利的位置。

9.文武之道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二十二章,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其中“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可翻译为,子贡说:“文王武王之大道,并没有坠落到地上,仍在现今活着的人身上。”

周文王、周武王治国有道,是后世推崇的贤君,所以“文武之道”常用来形容治国有方,后泛指治理国家宽严结合,现“文武之道”后跟有“一张一弛”构成熟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用来教导要合理安排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

10.多见其不知量也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二十四章,子贡曰:“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可翻译为,子贡说:“一个人纵使要向日月自告决绝,对日月有何伤害呀?只显露他自己的不知高低,不知轻重而已。”

现有“自不量力”、“不自量力”、“不知轻重”等,都指对自己的能力评估错误,过高估计,教导要善于评估自己的能力,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地评估。

11.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二十五章,子贡曰:“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可翻译为,子贡说:“我们夫子若得有一国一家之位,那真是所说的教民立,民就立。导民行,民就行,经他安抚都来了。经他鼓动都和了,他生时,大家都荣耀。他死后,大家都哀痛。这样的人如何可及得呀!”

赞赏刘胡兰的名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放在现在社会中,就是倡导要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拥有有意义的人生。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6篇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论语》。国学大师钱穆曾说过:《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这样的书,肯定含有有无限的智慧。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书。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童,是我国首个语录体散文。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引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化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售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_辨,侃侃而谈;或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让我获益良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的意思是,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这让我想起了一篇文章《古鲁的三位老师》,他的三位老师一位是乞丐,一位是狗,一位是小男孩。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老师,妈妈教会我要出众,弟弟教会我要宽容,我的好朋友教会我要真诚。这说明了老师无处不在世界万物皆为我师,只要你诚心学习,在哪都能找到老师。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句我也深有体会,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爱好古代文化并能勤敏地追求的人。孔子是万世师表,但他的学问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他也是靠自己不断去学习,不断去提高,丰富自己的知识,对文化的认识才得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成果,这里告诉了我们要不断去学习,要去追寻,探索知识。

我现在正值学生时代,不能偷懒,要努力学习,因为我不是“生而知之者。”

?论语》中富有无限智慧,就连商业大亨马云也说过:《论语》是人类真正的智慧。是我重复看,不断看,受益最多的书。这书也将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7篇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创立了儒家_,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论语》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论语》是一本“老古董”。年轻人很少由喜欢它的。他们多半认为,

都21世纪了,谁还去看古文啊!尽管这样,还是有人喜欢它的。我就是其中一位。孔夫子是我的偶像,我爱屋及乌才喜欢《论语》的,就决定读读它。读后觉得,他的言论很有道理,可以知道我们为人处世。我最欣赏的是他“以仁为本”的思想,他的胸怀和他的学问一样大。我认为,沉迷于漫画书的朋友们,偶尔看看古书,体会一下前人留下的精华,是大有益处的。母亲的读后感作为当今的父母大多认为,子女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我也不能脱俗,总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快乐健康地长大,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女儿11岁了,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我不想把我的强加给她,因此,我买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丛书,希望她会从中有所启发。《论语》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认真阅读的

第一本。我以前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和女儿一起读时才发现,我许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原来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依据。我很遗憾,以前没有认真的阅读过《论语》,更希望女儿能够从中有所“悟”,如愿的话,女儿会从中大获裨益的。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如今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完成。我不认为女儿学了“见贤思齐”就能立志成为圣人,学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极孝,学了“学而时习之”就能学会学习,她的领悟需要时间,阅读《论语》只是对她的思想道德的一个启蒙。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8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就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就是说:几个人在一齐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这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好处。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我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以前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就是说教师对自我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样敢当!我只但就是就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就是能够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以前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就应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就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向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务必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是吾忧也。”也就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就是我们忧虑的。

透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就是得益非浅!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9篇

在暑假里,我一口气读了论语这本书,我觉得它里面所包含的道理实在太深厚了,而且不是一读就懂,要你细细得去品味,去理解,去阅读才能明白这其中的含义。

比如:有子曰:_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的老师,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他的不好的方面,努力克制自己。”“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就是明智的。”“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献,迅速而灵敏的学习。”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才能更好的领会和理解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_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_意思是:孔子说_他(她)做人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而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定做人的道理。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却没有做到。我经常在饭后就拍拍屁股就走了,从来没有考虑过父母要洗碗,要工作;我经常在父母叫我去买东西的时候,推推拉拉,不肯去买,从来没想过父母会伤心;我经常在花钱的时候大手大脚,从来没考虑过父母挣钱很辛苦……。

自从读了论语后,我开始理解父母为了我们,去打工挣钱供我们上学,我们是否应该去好好学习,以此来报答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呢?我们现在还小,爸爸妈妈不是要我们去养他们,只要我们听话,爸爸妈妈就会觉得很安慰的了。

父母的用意,父母的伟大!虽然父母时候让我干的活比较重,但是他们是为了让我体会到劳动的收获!虽然我犯错时被他们批评了,但是我不怨恨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表面是在批评,但暗中却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别人感受不到的爱!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10篇

关键词:加 五十 易 参省

对于《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章的解读,历来仁智互见,但因本章涉及孔子的身世、孔子的知行思想、孔子与《易》的关系等问题,故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求得比较接近原意的理解。

解读本章,主要有三个障碍,曰加,曰五十,曰易。现逐一予以疏通。

再从义理上看,如果“加”作如字解,那么从哪里加起?郑注云“孔子时年四十五六”,朱熹云“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但因上下文没有任何相关信息,终流于悬想虚设。而且《易》乃“正性命”之书,既然谈《易》,又云增我年寿,是亦未免不知命矣。

所以结论是“加”是借字,“假”是本字,“假”者给予也,“加我数年”,犹后世云“天假我年”、“假以时日”。

次说“五十”。关于这个词,古今注本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系指五十岁,根据大致如次:

主要证据是孔子自己说过“五十而知天命”。

次要证据是上引《世家》中“孔子晚而喜《易》”一语。

另外还有一个预设,即孔子讲此话时“年四十五六”。

现在就来看看这两个证据、一个预设的合理性程度。孔子何时说“吾……五十而知天命”?曰七十岁以后。能用七十岁以后的悟道之言来反证孔子在四十五六岁还不知命时预知五十岁就能知“道”吗?当然不行!四十五六时尚未知命,他又凭什么对五十(前人都理解为五十岁这一年而非五十至六十这一年龄段)而知命充满信心?何晏《集解》云:“《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矣。”显然,四十五六时尚不知命,既不知命,又未学《易》,又何从预知《易》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呢?反过来,如果孔子已经知道《易》之大用,他为什么要等到数年之后对自己的大过已经不厌其烦时才去学《易》呢?是孔子在为自己的疏懒寻找遁词吗?这与孔子以不知为耻、“学如不及,犹恐失之”①的精神相距未免太遥远了。更何况本章中孔子关心的是如何消弥大过的问题,非关命也。再说如果仅从孔子暮年“五十而知天命”一语去逆推“五十以学《易》”一语的言说时间在四十五六岁时,那么将这句话的语境放到不惑以前、耳顺以前或者“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七十岁以前,因为大《易》的博大精深,也一样丝毫不减其合理性。这里的纰漏实在太多了!

关于“晚而喜《易》”,“晚”是五十岁或五十岁之后一段吗?尽管前人对诸如“中寿”②之类的说法有歧见,但未见有人将五十称作“晚”的,因而即使将太史公这一条作为附加的旁证也是不值一驳的。至于所谓“当孔子尔时,年已四十五六”之说,尽管长期以来被当成不需论证的假定,事实上,笔者以同情了解的态度检索《论语》全书,其中未发现有任何信息为这个假定的成立提供有效的证明。

根据上文对“加”字本字的发掘,对“五十”非五十岁的论证,再将《史记·孔子世家》与《论语》本章对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五十”是对“数年”的落实,数年是几年呢?笔者以为当是或五年或十年。回到前面司马迁的一段话:“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其中的“若是”所指为何?即“韦编三绝”的工夫,而这种工夫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达成,非有五年十年时间不可。孔子深感易理深矣广矣,越研习越觉得博大精深,但在这里他并不是象后来许多学者所说的那样去穷究其中的天道性命之理,“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他之学《易》仍是为己而非为人,因时时为自己的大过(自律甚严者之语)所困扰,故而将穷神知化、中正和谐、不瘟不火等高深易理落实到_可以无大过矣_这样实实在在的愿望上。这种思想和精神与《易》的内容特征和孔子学不厌教不倦的作风、日新参省的精神是深相契合的。

从语源学上看,先秦古籍中名量词省略(或部分省略)且两个数词连用的情况非常普遍,如:

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尚书·无逸》)

彗彼小星,三五在东。(《诗经·召南·小星》)

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左传·襄公八年》)

小邦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勿用。(《老子》第二十六章)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倍蓰,一倍或五倍,此与下句数词均表倍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庄子·盗跖》)

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按:数十百万,即数十万、上百万)。(《韩非子·初见秦》,“数十百万”一词同篇出现三次)

今天下之府库不盈,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十百万。(同上)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什伍,十户和五户),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上书《和氏》,同书《定法》也有“连什伍而同其罪”之语)

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上书《奸劫弑臣》,“千万”一词同书《说疑》也出现一次)

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上书《内储说上七术·说一》)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千万臣,意为千万倍于我)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见,天机也。”(《列子·说符》)

“民五之方,十之方争,百之而后服”(见文物出版社98年5月出版《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篇》,简文释读依裘锡圭先生的观点)

即使《论语》一书中也不难找到类似的句例: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先进》)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同上)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与?(同上)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颜渊》)

从上述《论语》和与其相先后的先秦典籍的句例中可以发现,数词的运用非常灵活,既然有二(什之二)、四三年、三五(小星)、四五(年、日)、五六(年、人)、六七人、七八年、五六十(里)、六七十(里)、倍蓰(五倍之意)、什佰(百)、千万等或顺序或倒序或分数或倍数或省略或不省略,有相近数词相联,有特殊数词如三五、倍蓰、什伍、什佰、千万等相联,表达方法多样,自然也可以佐证五十为五年或十年,当然孔子在这里也是虚指,因为大《易》的博大精深,所以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期如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年的沉潜含玩时间,庶几可以无大过矣。在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中将这种省略之法具体分解为“蒙上文而省”、“探下文而省”、“举此以见彼”三类,援例甚详,并引证顾炎武、钱大昕的论述,以彼例此,可以认为,本句“五十”二字皆蒙上文省略了二个“年”字。

另外,也有人将五十指认为系“卒”字之误。朱熹《集注》:“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矣。”_加_“假”声近通假已如前述,非误读也;“五十”作“卒”,如董季棠先生所说:“《论语》在汉初有齐、鲁、古三家,至东汉末混而为一,千余年来无异本,不知从何处见‘他论’?”③而本世纪初在敦煌发现的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又正是作“五十”而非“卒”④。

最后说“易”字。陆德明《经典释文·论语释文》:“鲁读‘易’为‘亦’,今从古”。钱穆先生据此将本章断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⑤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易”的读音上。易有多义,即使《易》之为书,也有三义,曰变易也,不易也,简易也。变易、不易之“易”读作入声,简易之“易”读作去声。因为入声之“易”与同属入声之“亦”声同,故二者可以相通,又因为“易”的多音多义性,去声之“易”也就与入声之“亦”可以相通了,古书中就有双声之“易”与入声之“亦”相通相训的语例,如《素问·骨空论》“易髓无空”王注“易,亦也”;《素问·气厥论》“谓之食亦”王注“亦,易也”;《列子·黄帝》“二人亦知”,陆德明《经典释文》云“亦本作易”。与上引陆德明“鲁读‘易’为‘亦’”对读,只能说明本字“易”因同音之故通作“亦”,不能证明本字是“亦”,而齐论、古论作“易”而非“亦”,正好说明本字是“易”而非“亦”。

综上所述,本章可译为:

如果天假我年,或五年,或十年,沉潜于大《易》之中,那么我庶几可以无大过矣。

其实,可以想象,凭着孔子的好学精神,即使孔子再活上十年八载,随着精神境界的进一步提升和他对自我的更高要求,这种感慨仍将不断产生。

转贴于 注释:

① 《论语·泰伯》。再看以下三段文字: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论语·宪问》)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或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庄子·则阳》)

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淮南子·原道》)

孔子连声称赞“日新其德”的蘧伯玉,对于一个“日参省吾身”的“狂者”而言,未始不是对自己的鞭策。

② 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穆公骂蹇叔语:“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③ 见董季棠《论语异解集说》第76页,台湾太冠出版社1975年8月出版。

④ 见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所附伯希和2510号写本,文物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

⑤ 钱穆《论语新解》第169页,巴蜀书社1985年出版。

主要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中华书局标点本

朱熹《论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11篇

喜欢莱蒙托夫的一首诗:“一条船,孤独地航行技术在海上,它既不可以寻求一个幸福,也不逃避生活幸福,只是我们向前进行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我,愿做这只孤独的小船,带着碧波荡漾在宁静的大海里,奉承着,驶向前方,感受着阳光的温暖。

高中时期,使人成熟,使人感性,使人感性。我们不再是无知的孩子,我们学会了独处,学会了与自己相处,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解决问题。我们接触到更多的世俗智慧,体验到更多的人性温暖,心灵更加成熟。回想起我以前每天都在想的事情,真有趣。一个顽皮的孩子,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活,死亡,悲伤,或者分离,他每天都在自己制造的悲伤情境中度过,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像是无病呻吟,自怜的笑话。现在我们更珍惜宝贵的生命,更了解那些不冷不热的人,我想,这不是虚伪,而是更热情地与世界相处。

今天,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人的损失。我们慢慢沉醉于一个人的世界,写作学会了面对喧嚣后的寒冷,学会忍受孤独与寂寞,像鸟儿一样孤独的小船,像海深,骑兵冰,波澜不惊的心脏,但它蕴藏着巨大的能源。

如今的我们,再也不是没有了对人情冷暖的过多伤感。我们可以慢慢习惯于客套和僵硬,却仍保持自己那颗温暖的心,用真心对待学生每一个问题值得企业付出的朋友,用温暖的心去认知发展社会,感悟生活世界,将那些工作琐碎、无所谓、负面的东西进行过滤。

今天,我们为伟大的生活更加感激,珍惜你的生活,向往更多的未知世界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生老病死在我们身边,我们不禁移动到生命的神奇,感受生命的脆弱。所以,我们正在努力,试图让自己的生命没有遗憾。我们是向往,向往未知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并为奇观的世界无限的向往。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自然在不停进行运转,生命在中国不停消逝,我们也在不停发展成长。被岁月拔节,我们学会了学生感恩,学会了一种淡然,学会了他们怀着这样一颗敬畏法律天地、敬畏人民生命的心,在这个迷蒙慌乱的时代里,为自己的未来经济奔腾!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12篇

现代的社会里,处处都应存在着诚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公民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身之本。

假期里,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在这本经典著作里,蕴含着古代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让我刻苦铭心。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个个广告里的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在前几个星期,新闻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主持人带着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的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从电视屏幕上,观众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排放出来的。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无论是在生活、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都应保留着最为珍贵的诚信,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失去诚信,就相当于一个健全的人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对翅膀。没有了诚信,宏伟的企业项目将面临失败!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存在着由信任搭建起的'桥梁!没有了诚信,世界将充满着灰暗与欺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论语》中的名言,教给我们:诚信,是我们的为人之本!是世间最美好的道德品质!

论语十二章作文素材高中 第13篇

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说明《论语》这本儒学中的“圣经”有太多太多的营养等待我们去吸取。

一翻《论语》我们一定会看到“仁、德、孝、学、礼、和、知”这七个字,它们整部论语的核心,更是整个儒学的核心。可以说儒学的核心是《论语》,而《论语》的核心便是这七个字,我们便要读懂这七个字。

读懂它们不容易,两千多年来多少名人在思考这个词题到今天也说不清楚,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仁”即爱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包括陌生人。这一点与墨家类似,但是儒学没有一味的爱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那些好人要爱,知错能改的人要爱,唯独犯了大错且不思悔改的人不能爱。爱人有限度,有底线,所以说人要善待人但不能没有底线。

“德”即道德,与道家有些相同之处。但道家提倡顺其自然,但孔子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显然孔子认为道德不能顺其自然,只能靠自己。

“孝”即孝道,孔子在《论语》中的“孝”有一部分涉及了封建思想,但抛弃这些渣滓,乘下的都是精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会让我们终生受用。

“学”即思学,按照王守仁的话说是“知行合一”。这正是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学习秘决的高度概括并提纯。

“礼”是“克己复礼”,这可以说是孔子被现代人指责的一个地方。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指不能越过的道德底线,“礼”是道德中的法律。

“和”为和谐,现代社会缺少这个,如同人人心怀“和”便不会铤而走险去犯罪,不会对贪污抱有一丝幻想,不会为了贪欲去侵略他国。

“知”便是“智”。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变幻莫测,飘乎不定。没有实体,却实实在在在那里。有明,纯洁,可以一眼看穿,但是又是那么令人捉摸不透,这便是智慧。

这七个字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我也只在这海边捡些贝壳暗自窃喜,却可能永远也见识不到这辽阔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