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廉洁故事剧本(共3篇)

于成龙廉洁故事剧本 第1篇

康熙十九年,于成龙被朝廷晋升为直隶巡抚。明朝称京师地区为直隶,永乐初年建都北京后,就把直隶北京的地区称为北直隶,所以,清朝初年有南北直隶之分,南直隶是指今天的江苏、安徽一带;北直隶就是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一带。于成龙就任北直隶巡抚的时候,直隶不设总督,这样,于成龙实际上就成了京城直隶的军政一把手。

于成龙一到畿辅直隶,连夜就去拜访前任直隶巡抚金世德。那金世德也是一位清官,由于年事已高,不再担任巡抚之职,正打算告老还乡。当他听下人报告说新任巡抚亲自前来拜访,就连忙出门迎接。一见于成龙的面,金世德就拱手道: “新任巡抚大人亲自前来府上,实在不敢当呐。”

“哪里,哪里,金大人过谦了。这是朝廷的委任书,请金大人过目。”于成龙一边回礼,一边将委任书递到金世德手中。

金世德接过委任书,看着上面的字,嘴里不由念道:“于—成—龙?”

看到金世德脸上露出惊疑的神色,于成龙刚要进一步说话,金世德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抢先道:“请于大人不要误会,老夫只是奇怪怎么会有第二个叫于成龙的?有所冒昧,还请于大人多多包涵。”

“哦,难道还有第二个于成龙?这样的话,金大人可得好好判别,千万别弄出个李鬼来呀。当然本人可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于成龙,绝非假冒,哈哈哈。”于成龙开玩笑道。

“当然,当然。”金世德连连点头,赶忙解释道,“确是巧合,直隶也有一位跟大人同名同姓的官。”

“那真是太巧了。”于成龙好奇地问,“那位于成龙现在何处?”

“去年,他被调任通州(今北京市通县)知州,是位旗人。说起他,可还有不少的故事哪。大人如有兴趣,先进屋喝杯茶,待老夫详细给您说说。”

两人进得屋里坐定,仆人端来了茶水,于成龙呷了一口,听金世德说另一个于成龙的事。

“说起来,老夫跟那于成龙还真有缘分呐。那是十几年前,旗人于成龙在滦州(今河北滦县)当知州,因为擅自释放囚犯,被朝廷降职处分。此事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百姓联名上书为他请愿,朝廷就派我前去查实。到那后,我广泛调查,发现这于成龙在当地办了好多利于百姓的实事,深得百姓的爱戴。老夫就如实上奏朝廷,不久朝廷就让他官复原职。后来,这于成龙又因抓捕盗贼误期而再次受到朝廷的降职处分,又是老夫得到报告,说是事出有因。老夫经过核实,确是如此,便再次亲自上疏皇上,终于使他得以留任。”

“金大人既然如此赏识,看来那位旗人于成龙肯定是非同一般啊。”

“是的。不瞒于大人说,如今大清的官员虽说数以万计,可真正能做到为官清廉,事事替朝廷着想,替百姓分忧的实在不多。像那于成龙能做到秉公办事,为民请命,得到百姓拥戴,实在不易,老夫也不过是顺应民意罢了。”

“听金大人的这番介绍,有机会我还真想会会这位受百姓信赖的于成龙。”

于成龙被清廷破格晋升,当上了直隶巡抚。因当时直隶不设总督,由巡抚兼任,所有军事、吏治和刑狱等等事务,均加在了于成龙的身上,使得他比以前更为繁忙。但是,二十年的为官生涯使于成龙意识到,身为“治官之官”,应该把整肃吏治放在首位。所以,于成龙一上任,就发出了清查庸吏的檄文,责令属下迅速将贪官污吏、昏庸官员的情况揭报上来,等待处置。檄文一发,果然有不少县府将材料报了上来。于成龙认真仔细地查阅每一份材料,并对一些重要的案卷亲自进行审查、核对。

那天,于成龙根据保定巡道举报的线索,来到当地微服私访。期间他得到报告,说保定同知钱均正在妓院寻花问柳。于成龙盛怒之下,带着一行人来到妓院,当场将正在花天酒地厮混的钱均逮个正着。于成龙让手下把钱均押到了直隶巡抚衙门,随即开堂审理。

于成龙威严地坐在公堂上,手拍惊堂木,大声宣道:“把犯人钱均带上堂来!”

这钱均自恃为官多年,且朝廷中有人为自己开脱,甩开身边的衙吏,神气活现地走进堂来。

“把你的姓名向本堂报来。”于成龙下令道。

“下官叫钱均,保定的同知,叩见巡抚于大人。”钱均神情自若地答道。

“同知钱均,本官问你是否知罪?”

“回巡抚大人的话,下官只知有错,不知罪从何来?请大人明示。”

于成龙一拍惊堂木,正色道:“你身为朝廷命官,一府同知,居然出入风月场所,眠花宿柳,丑态百出,还不知有罪?”

钱均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诡辩道:“于大人,下官只是逢场作戏,偶尔为之,何况此事只属个人生活小节,没这么严重吧。”

“钱均,你这是在强词夺理!”于成龙厉声道,“为官者,当以朝廷律法自律,大清律法明文规定,为官者不得眠花宿柳,你明知故犯,还以个人小节诡辩,岂不是罪上加罪?”

钱均这才明白,眼前的巡抚大人可不比一般官吏,自己如此胡搅蛮缠,肯定要吃亏。于是他立刻变了副模样,厚着颜面回答道:“于大人,您的所言非常及时,下官实在是一时糊涂,请于大人看在下官为官十余年来,不说功劳也有苦劳的分上,通融一回,给下官一个知错就改的机会。”

“钱均啊钱均,不是本官不给你机会,实在是你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于成龙指着钱均说:“事已至此你还以为自己有错而没有罪,还居然在本巡抚公堂上与本官谈交易,如此昏官留得何用?”于成龙再次拍响惊堂木,喝道: “来人,给我摘去钱均的顶戴花翎,赶出巡抚衙门。”

经过于成龙半年多的严厉整治,直隶的上下官员得到了一次全面的考察和清理,官风正了不少,百姓们无不为之拍手称好。但是,于成龙的铁面无私和严格整顿,也得罪了不少谋私利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受到处罚的官吏,更是怀恨在心,处心积虑地伺机报复,于是就在于成龙回家探亲的路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自从于成龙44岁离家出外做官,二十余年来他天南地北地四处奔波,期间没回过一次家。如今在直隶做官,离山西老家十分近了,浓浓的思念之情不觉油然而生,他向朝廷提出了回家探亲的要求,结果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那天,于成龙兴冲冲地与仆人一起,乘着马车向老家进发。然而刚进入山西地界,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从后面传来,其中还夹杂着喊叫声。于成龙叫仆人停下马车,看看发生了什么事。马车刚停下,一群官兵便围了上来,说是要检查。

仆人冲着领头的官说:“你们好大的胆,知道是谁在车上吗?是直隶巡抚于大人。还不快下马请安?”

那领头的官并没下马,盛气凛人地答道: “刚刚接到上面的命令,无论是谁,进入山西地界,一律都得检查!”

“你……”,仆人还想跟他论理,于成龙掀开门帘,走下马车,制止了仆人。他向那领头的官挥挥手:“查吧,你们尽管检查。”

那些当兵的看见马车上有好多坛子,互相挤眉弄眼,以为发现了什么宝贝。那领头的官更是得意,让当兵的将坛子统统搬下马车,然后一个个往外倒出坛子里的东西。这一倒可让这些人吃惊不小,那坛子里装的竟全是泥土。

望着官兵们惊疑的脸色,于成龙不由哈哈大笑:“让诸位受累了不是?不过对本官而言,这些泥土可确是宝贝啊,是本官二十年来收集的珍贵藏品啊。”原来,于成龙自为官以来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地,就装上一坛当地的泥土保存起来,等以后告老回乡时带回家乡,留作纪念。此次回家探亲,他决定先带一部分,没成想却被那些想找他茬的人,当成了他从各地搜刮来的珠宝。

那领头的官见搜不到什么,只得领着那群士兵悻悻地走了。

于成龙他们继续驱车赶路,没几个时辰就到家了。俗话说,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干成龙从知县一路高升至直隶巡抚,此次回乡本是十分荣耀的事,但他却并没有那份心情,尤其是当他看到结发妻子已是满头白发,一脸皱纹时,心里更是内疚不已。

第二天一早,他不顾妻子要他休息一天再去上坟的劝阻,执意马上就去上坟。他说:“我虽是在外为朝廷做事,但继母去世未能亲自为她送行,实在是有违孝道。今日既已回家,理当先上坟去看看她老人家,也算是弥补未尽的孝道啊。”说完,于成龙领着妻儿,上坟去祭奠继母。

于成龙回家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们都来道喜。这天,妻子的弟弟前来拜访,呈上厚礼后,就要求于成龙给他儿子在京城里谋个职位。于成龙听完,沉思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我身为朝廷官员,虽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那不是用来谋私利的工具,所以还望亲戚们谅解。至于你儿子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这不是坏事,但要靠自己的发奋努力。倘若依靠徇私来做官,这种官恐怕不会是社稷、百姓所需要的。我们作父母的更应该以身作则,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万万不可给他们的前程抹上污点。”

就这样,于成龙一次又一次地说服了请他办事的亲戚朋友,拒收了他们的礼物,很多原准备来求情的人就此也闻讯却步了。

转眼十多天过去了,于成龙打算离开。妻子劝他再多住些日子,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但于成龙惦记着公务,急着要回府,妻子无奈,只得和他惜别。谁成想,这竟是他们俩的最后一面了。

于成龙廉洁故事剧本 第2篇

康熙二十一年,于成龙再次升任为江西、江南总督。尽管此时他已官至二品,但仍保持着廉洁本色。在去江宁的路上,他只带一名仆人,租了一辆驴车,沿途自己掏钱住客栈,不住公馆,形同普通百姓。

经过一路奔波后,于成龙终于到达了江宁府(今南京)。江宁的众官吏已经闻听于成龙要来赴任,早早地出城迎接,谁曾想于成龙已经单车进入了城中。为了赔罪,他们特意设了宴席,说是要为于成龙接风洗尘,结果被于成龙拒绝了。

第二天,正在外面办事的江宁知府陈严龙匆匆赶回来,拜见新来的两江总督。两人坐定后,于成龙便问:“陈大人,本官听说两江地区有个著名的江湖盗贼,常危害百姓,横行乡里,是不是啊?”

陈严龙点点头,说:“确有此匪,叫鱼壳子。他仗着曾救过皇上的亲外甥喀礼,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百姓怨声颇大。”

“那官府为何不出面管呢?”

“难啊……”,陈严龙为难地摇着头。

于成龙沉吟片刻,果断地说:“这样吧,陈大人,你即刻张榜告示,以千金悬赏捉拿鱼壳子。本官倒要看看此贼究竟有何能耐?”

“于大人,恕下官直言,此事恐怕不会简单,万一上面怪罪下来……”

“陈大人这你就不用管了,有事我于成龙会担着。”

“是,于大人,下官这就按您的意思去办。” 其实,刚才陈严龙的一番话,是想试探一下于成龙的决心。现在看来这于大人果然不同凡响,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而且勇于承担责任。于是,他立刻把书吏叫了进来,吩咐他马上起草告示,张榜公布。

告示一贴出来,江宁百姓一片叫好声。

江宁府有个名捕,叫雷翠亭,与这鱼壳子多次打交道,无奈朝中有人庇护,屡次让鱼壳子逃脱。现在看到新来的总督上任第二天就张榜全城,悬赏活捉鱼壳子,便自告奋勇,前来应募。

他找到知府陈严龙说:“下官特来向陈大人请缨,捉拿鱼壳子。”

陈严龙笑道:“真不愧是本府名捕啊,闻风而动。雷捕官,这下你可大显身手了,由总督大人替我等撑腰,你尽可放心大胆地干了。”

“陈大人请放心,下官一定能把盗寇鱼壳子捉拿归案。”雷翠亭拍着胸脯,爽朗地答道。

陈大人见雷翠亭信心十足的样子,心里异常高兴,就对他说:“雷捕官,你这就回去,作好行动的准备。”

“是,陈大人。”雷翠亭转身走出了府衙。

然而,未等雷翠亭开始行动,鱼壳子却先下手了。

这个骄横跋扈的盗匪见新总督一上任,就张榜悬赏捉拿他,顿时恼羞成怒,决定给于成龙一点颜色看看。当天夜里,他只身一人,潜入江宁府衙,趁衙役一时疏忽,将用来捉拿他的赏金给偷走了。

第二天于成龙得到报告,气得火冒三丈。他对前来报告的陈严龙说:“陈大人,此匪气焰实在嚣张,你马上行动,尽快给我把他抓来。”

陈严龙见于成龙并没有责怪自己,心里十分感激,赶紧回到府衙找来雷翠亭,布置抓鱼壳子事宜。

这天雷翠亭得到情报,说鱼壳子将在城里的翠玉楼酒馆宴请手下,以庆贺他独闯府衙,偷盗赏金成功。

这翠玉楼酒馆坐落在城的东头,是一家颇有名气的酒馆,一层楼的建筑依山临湖,闹中取静。鱼壳子为显示威风,特意在翠玉楼包了一个楼面。也许是过于兴奋,这天他的酒喝得特别多。一边喝,一边还推开身边劝酒的盗徒,摇晃着身子说:“真_,他于成龙想跟我较量,真是有眼不识什么山来着,哦,对,有眼不识我泰山。”

此时雷翠亭带了几个手下来到了翠玉楼。他吩咐手下分散在酒馆底楼把守,自己化装成乞丐,朝搂上走去。

雷翠亭刚走到二楼,就被一盗徒拦住了。鱼壳子听到吵闹声,问道:“什么事啊?有要饭的,把他带过来吧。”

雷翠亭被盗徒带到鱼壳子跟前。

“老爷,请可怜可怜,给些剩饭吧。”他低着头,伸手向鱼壳子乞求道。

鱼壳子眯缝着醉眼,一时兴起,拔出刀来,从桌上刺起一块肉,送到雷翠亭的嘴边。他本想以此取乐的,不料眼前的乞丐非但没有躲避,却反而张口就咬,毫无惧怕的模样,顿时感到有些可疑。他嘿嘿地阴笑道:“你是于成龙派来抓我的吧?,’

话音刚落,雷翠亭猛然挺身抬头,刷地从拐杖中抽出一把长剑,厉声喝道:“说的正是,本官确是奉于大人之令前来捉拿你等盗匪的,鱼壳子,快快束手就擒吧!”

鱼壳子愣了一下,众盗匪更是不知所措,乱作一团。楼下的衙役听见楼上响声大作,知道雷翠亭已与盗匪交起手来了,全冲了上来。一时间,翠玉楼里刀剑棍棒,打成一片。

很快,雷翠亭他们将这伙不法歹徒打得死的死、伤的伤,余下的大都被抓了起来,其中就有鱼壳子。这家伙还不买账,大叫道:“你们怎么抓我的,还得怎么给我送出来。”

雷翠亭懒得和他多说,将他们押回府衙,关入大牢,随后向陈严龙报告了事情的经过。陈严龙十分高兴,说要在于大人面前替他请功。由于当天已近深夜,陈严龙怕影响于大人休息,没马上把这喜讯告诉给于成龙。

第二天一早,陈严龙刚要去报告于成龙,突然手下前来通报,说是皇上的外甥喀礼要见他。还没等他出去,那喀礼已率了一帮人,气势汹汹闯进门来。喀礼张口就要陈严龙把鱼壳子交给他。

“不行。”陈严龙严肃地回答,“鱼壳子乃朝廷通缉的要犯,除了总督于大人,任何人都不能将他带走。”

“什么?”喀礼大叫道:“鱼壳子是我的救命恩人,今天我一定要把他带走。”

陈严龙仍不答应,喀礼便向那帮人一挥手,他们一拥而上,竟将知府陈严龙给打死了。

此事被报到于成龙那里,于成龙大为震怒,立刻下令将喀礼等人抓了起来,随后他在总督府堂亲自审理此案,最后将无法无天的喀礼推出斩了,同时也将为虎作伥的鱼壳子绳之以法。

消息传出,江宁上下的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处理完鱼壳子一案后,于成龙又亲自起草颁布了《兴利除弊约》,其中开列了私派、贿赂、放债等十五款积弊,责令所有官员,自约颁布之日起,将所列积弊尽行痛革。又制订了以“勤抚恤、慎刑罚、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约”为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员的行为准则。

于成龙以身作则,严袼遵守这些准则,不光在日常公务中如此,就是在平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在任总督期间,他从不吃鱼肉等荤菜,只吃青菜,或者咸菜,以致老百姓背后都管他叫“于青菜”。

遇到荒年,于成龙就把米、糠和在一起煮粥吃,把省下来的钱救济灾民。他还一再教导下属要节约廉洁。凡到他府上作客的,都和他一样吃粥。

在于成龙的言传身教下,江宁的官员一改往日的奢侈习气,不再请客送礼,行贿受贿,连端午节都不互相送粽子,廉洁风尚蔚然成风。但也有一些贪官因此却怀恨在心,他们四处散布谣言,妄图陷害于成龙。副都御马世济来江宁视察,听信了这些谗言,回京后便_于成龙,朝廷吏部准备以年老退职之名让于成龙离职。幸亏这事让康熙帝知道了,结果于成龙继续得到留任。

康熙二十三年,由于积劳成疾,于成龙病故在江宁住所中。因为他身边没有亲人,就由总督衙门为他料理后事。当人们清理他的遗物时,惊讶地发现,他的卧室里只留有一件袍子、一双靴子、几斗米、几碗食盐和豆豉、三两银子、两千文铜钱。这就是一位总督大人的全部财产。

于成龙病逝的消息传开后,江宁百姓无不悲痛万分。为哀悼这位令人尊敬的父母官,江宁百姓自发组织罢市数日,很多人家自绘于成龙的画像,将它挂在自己的屋里进行祭奠。

于成龙的妻儿也来到了江宁府。看到江宁的百姓纷纷解囊捐钱安葬于成龙,他的妻子非常感动,但她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好意:“我家官人在世时尚不要一文钱财,现如今他既已去世, 为妻的怎可再破坏他的声誉,接受不是他的钱财呢?”

康熙帝得知于成龙病逝任上的噩耗后,非常悲伤,他下旨赐银一千两加以抚恤,并亲手书写“高行精粹”匾额,还赐谥“清端”。

按照于成龙身前的遗嘱,家人将他的遗体归葬于山西老家。但在江宁、苏州、黄州等地,百姓为怀念这位清廉一生的官吏,都为他设立祠堂。二十年后,当康熙帝下江南巡察,看到江南百姓依旧在怀念于成龙时,由衷地赞叹道: “于成龙乃天下廉史第一也。”

于成龙廉洁故事剧本 第3篇

康熙二十年三月二十四日,康熙帝召于成龙进京,在紫禁城亲自接见。康熙说:“朕闻爱卿为人清廉,秉公办事,深得百姓爱戴。今特宣爱卿进宮相见,以示朕对爱卿之支持。”

于成龙叩首道:“皇上英明,臣身为大清之命官,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康熙赞道:“说得好。为政之道当识大体,一个人做一两件善事并不稀奇,难的是为官长久,廉始终如一,这才是真正可贵的,希望爱卿能以此自勉。”

“皇上圣言,为臣一定铭刻在心。”

康熙随即转过话题,问道:“爱卿二十多年来,天南海北,各地为官,成绩斐然,朕想听听你对官吏的治理有何见解?”

“回皇上的话,臣以为为官者动机有两种,一是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本的官,这种官不能保证他们一辈子不犯错,但关键是他们不会因为谋私而犯错、甚至犯罪。他们会对自己所犯的错及时匡正、及时弥补,这种官是好官、清官,是社稷、百姓所需要的官,皇上应大力培植,委以重任。”

康熙又问:“那么第二种呢?”

“以官谋私,贪赃枉法的贪官,这些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不择手段,无恶不作。这种官是极危险的,一则损害百姓,二则危害社稷。对这种官,皇上一定要严加整治,不可姑息。”

康熙感慨道:“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朝代总是清官少,贪官多,如何发现培植清官,是朕一直烦恼的事。这些年来,朕几乎每年都要对各地的官员进行考察,奖励卓异,惩处贪官,以扬正气。但还是有许多昏官、贪官出现,从逆的、浮躁的、疲软的、不谨的、才力不从心的,等等,都还不少。朕有心想更换,却苦于没有更好的官员顶上来。爱卿可否向朕推荐几位清官?”

于成龙思索了片刻,说道:“以臣之见,湖北的谢锡衮、何如玉、罗京等都是清官。”

一周之后,康熙帝再次将于成龙召进紫禁城。一见面,康熙就说:“上次爱卿给朕推荐的几位清官,朕已经派人下去考察了。但近来江宁府正缺一名官员,爱卿是否还能向朕举荐一位清官呢?”

于成龙低头沉思了一会,说道:“为臣确有一人可推荐给皇上。”

康熙问道:“何人?”

“于成龙。”

“于爱卿,你是在跟朕开玩笑吧。”康熙笑着说。

于成龙立刻说:“岂敢,皇上。臣是认真的。此人姓名与臣完全一样,不过他是旗人,现任通州知州。前任直隶巡抚金世德十分器重他,多次向臣说起过他。去年,臣也曾亲自考察过,确是位难得的清官。”

康熙说:“既然于爱卿也如此推崇,朕即刻下旨,调旗人于成龙去江宁府任知府。”事后证明,于成龙的推荐是完全正确的。五年之后,这位旗人于成龙因为官清廉,业绩卓然,被康熙帝提拔为直隶巡抚。十年后又晋升为河道总督,负责修筑永定河,在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随后,康熙帝把全朝文武官员宣上殿来,当着众臣说道:“于成龙从担任地方官员以来, 以廉洁开明著称,深得百姓信赖,从知县一直晋升至巡抚,为政勤勉、公正行事,自始至终,本色未改。亲戚朋友上门求情,一概拒绝;下属同僚馈赠礼品,全部送还,朕甚嘉之。鉴于于爱卿清廉一生,家什微薄,朕今特赐白金一千两,御骑良马一匹,以资嘉勉。朕希望众爱卿以于爱卿为榜样,以社稷、百姓为重,清廉为官,秉公执法,永葆我大清之长盛。”

康熙说得兴起,当即让人取来纸张笔墨,挥毫作诗一首,褒赞于成龙。